百色市是全國扶貧攻堅重點區域和主戰場,打贏脫貧攻堅戰后,“三農”工作重心已經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百色市鄉村振興農產品展示廳,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推介、展銷各類優質特色農產品,為推動供需精準對接,構建消費幫扶長效機制,該市依托鄉村振興農產品展銷館,以現場講解、品嘗試用、視頻展示等方式,從線上、線下推介本土特色農產品。
百色鄉村振興農產品展示展銷廳:客商在對特色產品進行掃碼溯源
百色鄉村振興農產品展示展銷館為地處偏遠、相對分散、市場渠道不暢的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了推介產品的平臺。該市通過“直播帶貨”“供銷大集”“校企合作”等多種形式,征集優質農產品和農業創意精品集中展示展銷,更好地為農民和消費者服務。
相關閱讀:《廣西百色脫貧攻堅展示館已建好!》
來源:百色新聞網,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延伸閱讀:《為什么要做消費扶貧展廳設計?》、《為什么要做扶貧展廳設計?》、《農產品扶貧展示廳是如何帶動當地經濟?》、《寶安消費扶貧中心展廳》、《'圳興鄉村'(福田)幫扶中心消費扶貧展廳》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久遠,內涵豐富,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識。蘊含著民間文化特有的思維方式和想象力,承載著特有的文化魅力。位于市文化館內的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就是重要的非遺展示場所。近期經過調整布展,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重新亮相,增添新展品,增加新互動,耳目一新,煥發新機。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以“端牢中國飯碗 共筑全球糧安”為主題的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本周開始進行。區教委、科委、商務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局、婦聯共同組織,在我區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通過開放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科技成果等相關科普展廳,供社會組織、學校團體學習參觀。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風易俗規范,作為全省婚俗改革實驗區,云城區婚俗文化展示廳是云浮市首個“石都文化”主題婚姻文化展示廳。
11月16日,市中區非遺展覽館在市中區凌家鎮大灣村開館,標志著內江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
中國國家博物館計劃推出智慧展廳,預計在4月份對公眾開放,屆時可以在這里看到博物館怎樣對文物進行數據采集、傳輸,對文物的狀況進行監控,并進行多元化的呈現。
當量子糾纏穿透時空維度,當腦機接口直連神經元突觸,當數字孿生重構物質法則——全球頂尖科技館正以硬核科技為畫筆,以想象力為顏料,在虛實交融的次元壁上鑿刻著人類文明的《未來啟示錄》。這場科技與人文的盛宴,不僅是認知邊界的爆破現場,更是Z世代探索星辰大海的星際船票。
數字化體驗展廳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配合展廳空間布置與燈光形成沉浸式的體驗空間,增加觀眾的參與感,全方位的調動參觀者的視覺,聽覺與觸覺,仿佛身臨其境,置身于信息的洪流,完成一次美好的參觀體驗。12月29日下午,大理州博物館數字化體驗展廳開展儀式在大理州博物館廣場舉行。
2021年10月10日,云南省首個中國福利彩票綜合體驗廳暨福彩公益驛站亮相運營。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于當日舉行開業儀式。
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重要文化組成部分,發揮著重要作用。2月15日,由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委黨史研究室、雨城區地方志編纂中心和西城街道辦事處聯合打造的“蒼坪山下的紅色電波”紅色展廳揭牌儀式和雨城區史志“七進+”示范點授牌儀式在雨城區西城街道西大街社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