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建設市場的不斷改進,工程體量也隨之不斷增長,工地環境更為復雜,對施工記憶和工藝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數據、云技術、物聯網及BIM等各種技術因素對建筑行業的各個環節產生了很大影響,為智慧工地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桂林國際會展中心項目作為打造世界級旅游城市的重點項目之一,正在加緊建設中。目前,桂林國際會展中心項目已建起一座黨建智慧展廳,為建設工地上的黨員開展黨建活動提供了良好的載體和場地。
桂林國際會展中心效果圖
據了解,中建八局南方公司承建的桂林國際會展中心項目位于桂林市臨桂新區,總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將建設成一個“以會為主,以展為輔,以會帶展,會展結合”的多功能綜合體。在工地上建成的黨建智慧展廳,整體分為序廳、紅色黨建區、企業介紹及歷程、指揮中心、BIM展示區、質量安全展示區等六大模塊,集中展示了項目建設過程中運用到的先進技術及優秀做法。
桂林國際會展中心智慧工地黨建展廳
同時,展廳的指揮中心設置了智慧工地平臺管理系統,將項目管理信息化、數字化,實現“傳統建造”向“數字建造”的轉變,實現工程管理干系人與工程施工現場的整合,“足不出戶”就能監管現場施工。
文章來源央廣網,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8月17日,韶關航道文化展廳和黨員活動室正式投入使用,這標志著韶關航道精心打造黨建引領航道文化融合式創新發展得到進一步彰顯。
今年這個春節,原本接客量巨大的全國各地博物館相繼關閉線下展館,取消多項原定在春節期間推出的文化活動。在無法出門的日子里,除了捧著手機刷微博、煲劇、打游戲、發呆之外,還能干什么? 杭州多家博物館(浙博、浙美、國絲館、自然博物院)因地制宜開展了線上展覽、展示,足不出戶,不僅重磅大展看個夠,有的還打包了一年的精彩講座,向社會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
古代歷史展廳面積280平方米,陳列從舊石器、新石器時期至漢魏、遼金、明清、民國等各時期歷史文物,還原玉石器加工制造場景和全縣重要遺址分布沙盤模型。
項目概況修水縣非遺文化體驗館位于九江市修水縣義寧鎮周氏宗祠,總建筑面積約1000㎡。建設目的修水非遺文化體驗館項目旨在展示修水非遺背后的文化根源及贛北生活畫面,蘊含了深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及沉浸式文旅下沉市場發展環境下,項目將通過內容與形式的多重組合,以科技及藝術手段實現非遺場景打造,實現非遺項目由“無形”向 “有形”的轉變。由此豐富贛北修河地區文化服務及數字體驗,擴充當地民眾消費空間,使修水文旅復游與非遺消費鏈延展成為可能。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5G的不斷普及,國內許多博物館不會因為疫情而在2020年暫停對外開放,“云游博物館”已經成為博物館行業的一股浪潮,并成為一種發展趨勢 最近株洲博物館網上展廳上線了。游客無需離開家,登錄“株洲博物館”微信官方賬號或官網,即可“身臨其境”參觀株洲博物館。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人大代表提出關于在港珠澳大橋設立大橋展覽館的建議。
國際博物館日定于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并創立的,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宣傳、紀念活動,慶祝自己的節日,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功能。昨天是世界博物館日,福田區規劃建設的華強北博物館整體工程進度已完成95%以上,運營團隊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開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華強北博物館將于7月底投入試運營,目前正火熱征集藏品中.
疫情時代和5G的加持,讓更多的線下內容更多的通過數字技術線上展示,線上網絡展廳是未來企業宣傳發展的必然趨勢,相較于實體展廳相比較,虛擬展廳從便利性、自主性、互動性、呈現方式、空間容量等等方面均有優勢,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減貧奇跡的精彩篇章——貴州脫貧攻堅成就展”于7月1日上午9:00向公眾開放,線下展廳的地址位于貴州美術館(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北京路168號)。據了解,展覽時間將持續至2021年12月31日。
10月22日,由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文創中心制作推出的黔南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暨脫貧攻堅展線上展館正式上線。一經推出,該線上展館就迎來了朋友圈的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