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展廳主要是對當地民俗文化進行集中展示的場所,為特色文化提供一個展示平臺。通過對歷史民俗的追憶,運用穩定成熟的科技手段,用實物陳列場景復原雕塑模型以及現代化聲光電等豐富的陳列形式,突出主題,增強體驗感,彰顯地域魅力。
白狼鎮林俗博物館是全國僅有的森林民俗陳列館,深入其中,領略大興安嶺林區的林俗文化,就像是步入一個古老而又古老的世外桃源。
阿爾山林俗紀念館坐落在白狼鎮,距離阿爾山城區大約30多公里處,是一座規模較大的林間小屋。展廳展示了內蒙古林區的發展情況和森林習俗,展示了原始的獵手用的獵槍,森林勞動者的勞動用品,以及本地的動物和動物。
阿爾山林俗紀念館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全面展現檔案發展逐漸法治化、現代化的歷史進程,青島西海岸新區近日打造山東首家干部人事檔案文化展廳。該展廳包括“干部人事檔案歷史”“西海岸新區檔案歷史沿革”“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四大板塊,多層次展現了我國檔案發展從萌芽到全面規范的歷史更迭及檔案工作最新要求。
《發現臺灣》是一個常設展覽,專門展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藏品歷史、臺灣自然和原住民寶藏的歷史,以及一個世紀前建立這個機構的日本研究人員的歷史。展覽的布景將過去與未來聯系起來,通過 367 件作品(包括博物館藏品中的 265 件最重要的作品)質疑文化遺產的前景,面對當代臺灣藝術家創作的雕塑、視頻和聲音裝置。
文化展廳有助于宣傳展示,展廳起到宣傳展示的功能,尤其是市文化展廳對于青少年宣傳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昨日,為響應全國科技周活動,充分展示市場監管科技創新成就,大力營造科技創新氛圍,8月23日-29日,煙臺市市場監管局將開展為期一周的科技周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
今天上午,位于煙臺市芝罘區第一國際5樓的平安居家養老展廳正式啟幕。
展覽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出文物1000余件,展覽定位于“用考古和藝術講述城市故事”,以“太原城市變遷發展史”作為敘事性結構的主線索,將城市的沉浮與中國重大歷史事件相連接,透過文物講述一座城市發展的興衰存亡。 展覽根據城市發展的歷史脈絡和階段特征分為五個單元:
展標墻以江南建筑的屋檐屋脊為設計靈感,提煉后作為標志性的亮點。一側設置為LED大屏,平時參觀者可以通過觸摸進行非遺查詢,需要互動講解時,則可以通過多媒體交互的形式,選取地圖上的不同區域將遂昌非遺進行演示,讓序廳更加生動鮮活地展示主題。
近日,一座滿懷著吉州人工業情懷的躍進路工業記憶展覽館在吉州區古南鎮街道桃樹下社區建成并開放。古南鎮街道桃樹下社區躍進路原為吉州區工業聚集區,分布著水泥廠、紅聲廠、線材廠、皮件廠、樟腦廠等數十家工業企業,該社區現所處位置也是原江西電線電纜總廠的家屬區。
疫情讓很多展會延期停辦,疫情的長期存在,又不能全面開放,所以就得考慮疫情下,如何進行線上展示,線上展廳是線下展會的補充形式,有了更好的體驗效果,成為了線下模式和線上模式之間的過渡。10月26日,中國(安徽)科交會線上展廳正式啟動上線,展廳通過構建3D沉浸式數字空間,給觀眾帶來多重交互形式的創新成果參觀體驗。記者獲悉,該線上展廳將全年對外開放,持續發布最新科技成果,助力打造“永不落幕的科交會”。
9月5日上午,市委黨校、晉中職業技術學院現場教學基地、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學生校外教育實踐基地、圖書檔案管理專業實習基地揭牌儀式在市檔案館“晉中記憶”展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