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科技館在科學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科技館科學課與學校科學課是相輔相成的。科技館琳瑯滿目的展品,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探究自己學習的機會。
原標題:江西省科技館 ——科技魅力盡在掌握
一走進江西省科技館的序廳就可以看見一個高智能互動機甲,它由巨型機甲機器人、機甲平臺、機甲駕駛艙及操作系統幾部分組成,機甲運用了最前沿的自動控制、智能識別、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可以配合燈光音樂等場景特效帶來豐富的科技表演。
江西省科技館
江西省科技館主展廳以“探索、創新、未來”為主題,分三層布展。二層是“探索與發現”主題展廳,包含了8個主題展區,展廳以科學發展史為線索對展區進行串聯。科技歷程展區以時間為脈絡展現三次工業革命成果,讓游客體驗從蒸汽時代到電氣時代直至信息時代的科技變化。
三層展廳以“科技改變生活,創新驅動發展”兩個角度為主題進行布展。“科創雙驅,智領發展”主題展廳以顏色為區分,從“材料、能源、信息”這三個角度來展現科技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科技與生活”展廳從人類需求變化的角度出發,講述科技與人體生理奧秘、健康發展、人類未來生活、生命安全之間的緊密關系。
四層展廳以天文學為基礎,以宇宙探秘為主題,仰望星空展區帶領公眾從古時候人類站在地球表面仰望星空開始,從各種各樣的發明中觀測宇宙的現象,從現象中總結宇宙的規律。同時天幕劇場定時播放多媒體內容,與燈箱聯動,展示人類從古至今對天文的認知過程。
疫情限制了部分城市市民參館需求,但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享受在手機端或pc端享受參觀博物館,隨時隨地,只要你想看,通過現有技術就可以看到,前提是當地博物館已開發了網上展廳,日前,在德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的市城建檔案館網頁中和單位公眾號上,開通了“德州市城建檔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網上展廳,讓廣大市民足不出戶即可瀏覽、了解城市建設的歷史文脈、影像德州、城市演變、城建檔案等內容,滿足人民群眾疫情防控期間的居家文化生活需求。
3月4日, 平輿縣摯都民俗文化博物館 在"雷鋒紀念日"來臨之際,專門為觀眾開設紅色文化專題展廳,前來參觀的觀眾饒有興趣地在偉人照片、雷鋒塑像和戰爭年代的行軍斗笠、水壺等藏品前駐足流連,認真聽著講解,受到了蕩滌心靈的紅色文化洗禮。
建設防震減災科普館,對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的生命安全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傳統的科普館都是展示科普知識、現象和原理,然后通過圖文講解板向觀眾傳達防震減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這種靜態、單一的展示模式缺乏情調和可操作性。觀眾看著整個展廳,還是覺得災難離自己很遠,沒有形成防震減災的意識。設計防震減災科普館需要考慮多個方面,包括展示內容、展示形式、空間布局等。
由于疫情的到來,很多展覽性場所不能線下參觀,進而推出線上全景瀏覽,尤其是大型的博物館、藝術館等,近來疫情期間景寧縣畬族博物館“閉館不斷網”,升級打造“畬族博物館網上展廳”,市民不用出門就能在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直接刷展。
開展廉政教育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環,而廉政教育展廳中心的出現,是黨員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加強黨性鍛煉的重要陣地,是廣大群眾培養廉潔意識、弘揚清風正氣的重要場所,為使廣大黨員干部在全區第22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期間,足不出戶、身臨其境參觀市廉政教育中心,市紀委監委依托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哈密市紀委監委網站和“哈密紀檢監察”微信公眾號上分別推出線上VR虛擬展廳,方便廣大黨員干部隨時隨地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增強廉潔從政意識,切實筑牢拒腐防變思想堤壩。
警史館定位以史為據、以文化為特征、以人民為中心展示東陽公安守護一方平安和彰顯東陽公安集體人格的的發展史力創警史陳列館扛鼎之作打造“全國一流、浙江之最”的公安警史陳列館。
清廉文化展廳是針對稅務局清廉文化建設,打造的一個廉政文化宣傳窗口。桐油防腐拒變,是洪江區歷史上的一段佳話。近年來,洪江區稅務局深挖本地歷史文化底蘊,以桐油防腐拒變為切入點,充分提煉桐籽、桐木、桐油、桐花特性,結合稅務行業特點,培育“忠誠、修德、清廉、利民”的“桐”清廉文化,推動清廉稅務建設。
11月26日,由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廣東省文化館主辦的“嶺南文脈 時代新韻”成果匯報展示展演暨“嶺南文脈 薪火相傳”廣東文化藝術普及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活動啟動儀式在廣東省文化館舉行。
日前,省科學技術廳公布2021年度山西省科普基地認定名單,河津市宋金瓷窯專題展廳榜上有名,躋身山西省科普基地行列,為運城再添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