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檢察陳列館近日正式揭牌開館,該館的建成將為社會各界了解四川檢察工作提供了一個窗口,也為四川省檢察史教育提供了重要陣地。四川檢察陳列館,位于四川省人民檢察院2號樓6層,展陳面積約383平方米。這是一座系統展示黨領導下人民檢察制度在四川發展變遷情況的重要場所,歷時兩年多籌建而成。
四川檢察陳列館
作為目前收藏四川檢察歷史資料最齊全的歷史文化場所,四川檢察陳列館設序廳、歷史廳、專題廳3大展廳,分為時光長廊、旗幟引領、領導關懷、實物之窗、交流合作、脫貧攻堅、檢察榮譽等25個欄目,配備實物展柜3類、實景造型4處、視頻設備5類。
目前,館內展陳實物190余件、圖片400余張、視頻40余部,集中展示了1933年以來四川檢察在各階段的歷史變革與工作成就。
文章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微博,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輔助器具的展示廳建設不同于在各大博覽會、博物館、展覽館展廳,它的建設是由我們面對的群體和所要發揮的作用所決定的,它的選擇和設計還有輔助器具都需要著重考慮,近期,為有效滿足殘疾人輔助器具需求,提高殘疾人生存質量,寧津縣殘聯積極籌備殘疾人輔助器具展廳建設,2022年3月初,寧津縣首個殘疾人輔助器具展示廳建成并使用。
近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推進,各地建設了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非遺展廳不僅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具有高度的社會價值,近日,玉樹州文化館舉行玉樹非遺展廳揭牌儀式,打造玉樹非遺展廳的目的不僅是為社會各界提供一扇了解玉樹非遺窗口、借此提升全民保護傳承玉樹非遺意識。同時也是為了踐行實驗區實現“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從而達到實驗區“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建設目標。
防震減災展廳的目的是向公眾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公眾的地震預防和應對能力,減少地震對人類造成的損害,今日,石景山區蘋果園街道以“防范災害風險、護航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開展防災減災日主題宣傳活動。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5月16日,記者從遵義市博物館獲悉,該館通過數字技術賦能文化傳播,推出《播州楊氏土司考古成果展》《千年土司的相遇與對話——中國土司遺址歷史文化展》兩個VR展廳,讓廣大游客“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了解土司文化。
博物館作為文化與歷史的載體,其展廳燈光設計不僅是技術工程,更是科學與美學的融合。優秀的燈光設計需平衡文物保護、視覺敘事、觀眾體驗與空間美學四大維度。本文通過分析技術參數、經典案例與前沿技術,探討博物館展廳燈光設計的核心邏輯與實踐路徑。
線上展廳是疫情以來比較常見的線上展示方式,常見的三種不同的展示方式:三維虛擬展廳、實景復刻、VR全景展廳,很多線下沒有展廳的事業單位也想線上復刻,所以一般采用的是三維虛擬展廳,近日,防城區峒中邊境“大黨委”展廳順利上線,公眾通過掃描官方“云上展廳”二維碼,足不出戶即可在線上完成整個展廳的觀展瀏覽。
濰坊市博物館始建于1962年,是集大型展覽、文博研究、文物保護、文創研發、宣傳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9月11日,濰坊市博物館二樓書畫展廳改造工程建成完工后正式對外開放。市博物館特意在二樓展廳打造了《濰坊市博物館藏全國篆刻藝術展》。
禁毒教育基地展廳,以"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為主題,通過文字、圖片和短視頻等形式向大家展示毒品的種類及危害,體驗禁毒教育基地的豐富內容,切實提高群眾的防毒識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近日,為夯實全鎮禁毒工作基礎,進一步提高群眾禁毒意識,柳州市東泉鎮動員群眾掃碼進入“柳州市禁毒教育基地云展廳”進行禁毒云參觀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檔案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教育引導全區各族干部群眾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西藏自治區檔案館以西藏地方與祖國關系史為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精心策劃布展了“中華盛世鑄就輝煌 雪域瑰寶鑒古興今——西藏地方與祖國關系史檔案文獻展”,展出館藏精品檔案365件。2024年4月8日,線上、線下展覽正式開展,歡迎社會各界組織、干部群眾預約參觀,走進檔案文獻展,沉浸式感受檔案文化的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