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宣教展廳是利用數字技術,結合現代展覽陳列手段及展項設計,通過展示、互動、體驗等形式,將科學知識、自然與文化信息呈現給觀眾,使觀眾能夠在互動體驗中獲得知識。近期,為充分展示呼倫貝爾市紅花爾基地區獨特的濕地資源景觀,展現該地區地域生態文化,紅花爾基伊敏河國家濕地公園正式啟動智慧宣教展廳建設工作。
紅花爾基伊敏河國家濕地公園
主要以“智慧+生態”模式,分區分類展示紅花爾基濕地特色,重點圍繞濕地、河流、植物、鳥類、動物等內容,直觀展示對保護伊敏河流域濕地生態系統、動植物棲息地生境、生物多樣性及保護伊敏河上游水源地質的成效。
紅花爾基伊敏河國家濕地公園智慧宣教展廳
智慧宣教展廳設計主要分為少數民族文化展示區、動植物標本展示區、水域河流展示區、多媒體播放區。
智慧宣教展廳建設完成后,將重點開展科普宣教活動,使其成為向社會公眾傳播保護濕地、水資源、野生動植物等相關知識的重要平臺,從而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對濕地資源保護的意識。
疫情的爆發,線上展廳、云展覽越來越受到會展界的關注和重視,云展館具備相對完備的展示功能,能夠隨時隨地足不出戶就可看到想看的內容。本月14日,由江蘇省徐州市總工會牽頭組織策劃的“紅色印記·勞動最美”徐州勞模(先進)風采攝影展暨淮海經濟區青年書法名家邀請展云展館上線。這是徐州市總工會運用VR技術,在全省工會首家打造的720%uB0全景勞模風采主題漫游展。
疫情讓很多展會延期停辦,疫情的長期存在,又不能全面開放,所以就得考慮疫情下,如何進行線上展示,線上展廳是線下展會的補充形式,有了更好的體驗效果,成為了線下模式和線上模式之間的過渡。10月26日,中國(安徽)科交會線上展廳正式啟動上線,展廳通過構建3D沉浸式數字空間,給觀眾帶來多重交互形式的創新成果參觀體驗。記者獲悉,該線上展廳將全年對外開放,持續發布最新科技成果,助力打造“永不落幕的科交會”。
在新時代背景下,科普教育已成為提高國民科學素質、推動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為了進一步推動科普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政府積極開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認定工作,以表彰在科普教育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那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申請條件的單位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某地區出臺《XX區推動鄉情陳列館建設工作方案》,力爭到2022年全區建成21個以上鄉情陳列館。對于鄉情陳列館的建設,其實是文化展示和保留的一種,充分展示農村面貌大改變、生產大發展、生活大提升的顯著成就,一個又一個鄉情村史陳列館建設起來,也成為了留給后代的寶貴精神財富。
《發現臺灣》是一個常設展覽,專門展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藏品歷史、臺灣自然和原住民寶藏的歷史,以及一個世紀前建立這個機構的日本研究人員的歷史。展覽的布景將過去與未來聯系起來,通過 367 件作品(包括博物館藏品中的 265 件最重要的作品)質疑文化遺產的前景,面對當代臺灣藝術家創作的雕塑、視頻和聲音裝置。
近日,東浦未來社區展廳建設已經完工,目前進入試運營階段,預計6月中旬將正式投入使用。展廳總建筑面積為5680平方米,共三層。
6月29日,歷經半年精心籌備、建設、優化的航空工業青云企業展廳正式落成啟用,公司領導與黨群工作部在展廳序廳舉行了新展廳的啟用儀式。
近日,位于定海區干石覽鎮的我市首個凈零碳實踐展廳對外開放,展廳集中展示了定海區凈零碳鄉村建設的優秀案例,傳遞綠色低碳的理念。
科學技術的發展,讓更多人體驗升級,很多博物館、文化館等展覽性活動除了線下展示外,也有開通線上展示-vr展廳,vr是近幾年比較火的熱門技術,疫情的發生,讓更多展覽行業思考線上+線下展示,2019年12月,廣州獎成果展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開幕,集中展示了歷屆城市創新治理優秀案例。針對市民們的反饋,我們推出了廣州獎成果展在線VR虛擬展廳,讓市民足不出戶即可縱覽全球優秀城市治理實踐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