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在1974年就提出了“無障礙設計”的概念,相對于國外,國內的無障礙設計和建設起步較晚,發展緩慢。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們文明程度的提升,對殘疾人的關心程度也日益提高。
無障礙設計
殘疾人輔具和無障礙設施展示廳是一個專門展示殘疾人輔助器具和無障礙設施的場所,旨在促進殘疾人更好地參與社會,提高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近日,鄱陽縣殘聯殘疾人輔具和無障礙設施展示廳設立。縣殘聯工作人員向前來參觀體驗輔具和無障礙設施的殘疾人細心介紹各輔具的功能,詢問他們在日常中使用輔具所碰到的實際問題,詳細記錄他們需要的無障礙設施,盡力滿足每一個殘疾人的生活需求。
鄱陽縣殘疾人輔器具展廳
為幫助每一個有輔具需求的殘疾人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輔助器具,進一步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提高輔具服務水平,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提升他們的幸福感、獲得感,縣殘聯結合全省殘疾人輔具補貼制度的全面實施要求,于 2022年7月投資80余萬元在殘疾人托養中心大樓一樓服務大廳,精心設計建設了集輔具和無障礙設施實物展示、視頻宣傳(輔具和無障礙設施功能介紹、康復政策宣傳、殘疾預防知識普及)和輔具適配維護服務為一體的殘疾人輔具和無障礙設施的展示廳。
殘疾人輔器具展廳內共展示各類輔具和無障礙設施130多件,涵蓋個人醫療康復、技能訓練輔助、假肢矯形、個人生活自理和防護、個人移動類、家務類、溝通信息等類型,涉及殘疾人的衣食住行、康復等各個方面。服務室功能有輔具設備維修、產品檢測調試、殘疾檢測等,適用于肢體、視力、聽力、智力等各類殘疾人輔具適配的服務需求。
展示廳建成以來,每天有不少殘疾人或家屬前來參觀和咨詢。縣殘聯利用該平臺先后組織開展各類輔具適配、殘疾人公益活動宣傳10余次,為198名聽力障礙人士進行聽力檢測,為120余名符合條件的聽力殘疾人員免費配送助聽器,為230多名殘疾人提供及時、專業、便捷的輔具維修等服務,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本文圖文節選來源:鄱陽縣殘聯,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廉政文化建設,是我們做好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先決條件,是開展廉潔文化建設的前提條件。廉政文化建設只有抓住重點,以點帶面,再賦予鮮活的內容,才能發揮好廉政文化建設的作用,基層廉政文化建設是反腐倡廉建設的基礎部分,也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方面。
在學校建設消防科普教育展廳,讓小朋友們近距離接觸消防知識、學習消防知識,提高自身防范意識與應急避險能力。日前,永定區首家校園“消防科普教育展廳”在永定城東小學建成并投入使用。
疫情的到來,讓很多企業開始發展網絡展示其產品和服務,而vr虛擬展廳的出現恰恰符合當下需求,而比較早應用的此技術的是國內各大博物館、展覽館、美術館等觀賞陳列性的展館,目前青州市博物館也開始打造網上虛擬vr展廳,既有常設展覽,也有臨時展覽。
近日,甘肅省檔案館推出的《甘肅記憶》數字展廳(3D)正式上線。
近日,首批廣東省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工作示范點名單公布,共有25個單位成功入選。其中,陽江核電公眾信息中心科普展廳上榜,成為全市唯一獲得該稱號的單位。
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下發《關于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的通知》,對深化推進中國傳統工藝振興、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工作進行再部署。近日,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正在公示的《四川省“十四五”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2021—2025)》(征求意見稿)中了解到,四川省“十四五”科普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科普推動實現創新驅動功能充分彰顯,全地域覆蓋、全領域活躍、全媒體傳播、全民共同參與的“四全”科普工作體系全面形成,資源集成能力、精品創作能力、服務覆蓋能力等“三大能力”顯著提高。
校史館以陳列學校發展歷史、展示學校辦學過程和不同時代學校面貌的場館,7月8日,遵義師范學院校史館開館,這是該校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重要組成部分
香港首個民間愛國主義教育展廳1日在香港新田正式開幕,旨在提供一個了解和學習愛國歷史的平臺,以詳實的歷史文獻資料展示香港的愛國實踐,提升社會凝聚力和香港同胞對祖國的認同感。
金隅集團黨委整合所屬企業文化資源,探索數字賦能集團品牌建設新模式,推出“金隅集團云展廳”,從更多維度、更深層次展現金隅,讓社會各界認識、了解并熟悉金隅,鼓勵大家一起探尋金隅68年改革發展過程中的成功密碼和文化基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金隅“云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