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丨天津建筑工法展覽館
天津建筑工法展覽館屬于科技類展館,擁有科普主題展廳面積2200平方米,年開放天數314天,展館面積2200平米,展臺90座、全景模型50座、實物展品356件。現在共收集歷史照片和典型建筑照片600幅,整理各類工法資料百項, 展覽館共設置古建筑營造園林和洋樓建筑,工業與民用建筑、地下建筑和橋梁工程四個展廳,涵蓋了古建筑、園林小品、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地下建筑、大型橋梁等各種結構體系的施工工法。
自開館以來,經過挖掘、探索、宣傳、推廣,接待參觀者近30萬人次。緊貼新時代城鄉建設發展的大目標,選擇建筑領域的新技術、新知識,面向大眾,以“接地氣”的方式方法開展科普活動,得到了社會的普遍好評。
近年來,圍繞新時代國家的發展戰略,結合專業特點重點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環境治理、推廣綠色建筑等主題科普活動。獲得了國家有關部門和業內的高度評價與社會的充分認可。先后被授予全國科普基地、天津市科普基地、天津市中小學生實踐課堂,天津市先進社會組織,天津市青少年活動陣地、天津慈善助學工作單位、天津市律師實踐基地等稱號,同時被本市和京冀等外地高校天津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天津城建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天津美術學院、軍事交通學院等30余所高校確定為實訓實踐基地,被中建三局、中建六局、天津建筑設計院、天津城建,設計院等80余家大型企事業單位確定為實訓合作基地。在科普基地這個平臺上,努力發揮優秀建筑工法對提高城市建筑水平、向大眾普及建筑科學知識、弘揚大國工匠精神、推動建設美麗天津的服務作用。在普及建筑科學知識中,激發了廣大群眾了解建筑、關注建筑和運用建筑知識的熱情。
開放時間:天津建筑工法展覽館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
開放時間:上午9:00-12:00;下午13:30-16:00,周一閉館。參觀請提前三天電話預約。
團體參觀單位請提前一周電話預約并填寫“團體參觀須知”。簽字、蓋章后發送電子版至展覽館郵箱tjjzgfzlg@163.com。參觀時需攜帶原件至展覽館驗證、存檔。
健康教育展廳選取與居民生活相關的健康主題,以互動體驗的方式展示,讓游客在輕松的參觀中,了解科學知識,提高科學素質,樹立健康生活理念。9月15日,濟南市槐蔭區南辛莊街道以全國科普日活動為契機,濟南市首家互動體驗式綜合性全民健康教育基地落戶槐蔭區南辛莊街道,經過近四個月的精心籌備,匠心打造,當天喜迎全市科普愛好者。
“僑批展廳”位于中山路繁華地段,由思明區僑聯、思明區中華街道、華僑(永亨)銀行廈門分行歷時5年共同打造。僑批是海外華僑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的合稱(“批”是指書信,是閩粵方言),2013年作為民間原生態“草根”檔案文獻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廈門是我國著名僑鄉,是福建華僑出入境的主要門戶,也因此成為福建僑批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是僑批歷史文化研究重鎮。而該展廳無疑是廈門僑批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較為全面的展示。
近日,武漢經開區沌口街道永濟社區黨支部聯合經開產投集團創服黨支部開展支部聯建活動,兩個支部的黨員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充滿科技色彩的智慧展廳內,接受了一次“云端”黨史學習。
以下整理自全國優質博物館設計方案,提煉核心設計靈感與行業趨勢。
日前,五華縣鄉村振興農產品展示推介中心揭牌,標志著該縣首個全縣范圍內農產品展覽、交流和推介綜合性平臺成功搭建。
建陽區寶山街道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嶄新”為姿態,以“奮發”為步履,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投入400多萬元,打造全區首個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展示館。
安全教育是一個大的教育方面,建立具有系統化安全教育模式的多媒體安全教育展廳展館是當今每個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深圳市安全教育基地又名深圳市現代安全實景模擬教育基地,昨日,從深圳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根據疫情防控規定,深圳市安全教育基地已暫停預約參觀服務,市民特別是企業員工想要學習安全知識,可以線上 " 云游館 " 學安全知識。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0年春節放假安排的通知》的相關精神,深圳工業展覽館2020年春節假期開閉館安排如下:1月23日—1月26日,閉館,內務整理;1月27日--2月1日,正常開館;
12月3日,記者從濟南市博物館了解到,因展廳內部休整,濟南市博物館將于12月10日(周二)至12月16日(周一)閉館,12月17日(周二)恢復正常開放,前來觀展的市民游客可避開此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