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我們往往容易忽視城市的歷史和文化。然而,這些寶貴的遺產正是構成城市獨特魅力的關鍵要素。日前,姜堰區住建局建設檔案館城市風貌智慧展廳正式完工,將于5月對外開放。屆時,參觀者可直觀深入了解姜堰城市發展歷程與變遷。
泰州建設檔案館城市風貌智慧展廳
據介紹,這是泰州首個建設檔案館城市風貌智慧展廳,總投資300萬元,面積200平方米。內容創新上,以“追憶、行走、幸福”為敘事主線,穿插“見證、守望”兩條副線,深挖館藏檔案價值,精心挑選契合主題的文字和影像,有機串聯形成完整系統。空間設計上,分為“水中漣漪”“時光檔案”“幸福之城”三個不同主題展區,通過靈活設計觀展路線,突破物理空間限制,讓三個展區觀展連貫互通。
其中,“水中漣漪”展區以水為元素,通過影像展示三水之城的時光變遷與發展歷程,讓大家仿若置身時間長河,與歷史對話,更清晰地認識姜堰、了解姜堰。“時光檔案”是時空智慧互動展區,廳內收集了大量城市建設的印記,展示城建檔案和城市發展故事。“幸福之城”展區的設計思路是跟隨時鐘,以24小時為視角,將鏡頭聚焦到每個為城市默默付出的普通人,以小人物的點點滴滴,展示姜堰城建溫暖而向上的力量。
展廳運用科技手段,立足紀錄片形式,完美融入高新智能設備,穿插可觸摸、可觀看、可互動的藝術裝置,結合聲、光、電效果,展示出靈敏感知功能、流暢交互功能、高效執行功能,給參觀者帶來仿佛在水中姜堰、鏡中羅塘行走的沉浸式體驗。
據了解,智慧展廳開啟后,將采取預約和固定日相結合的開放形式。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國科協為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科普工作的積極性,發揮社會科普資源的作用,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積極推進科普工作的社會化、群眾化、經常化,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服務而設置的。近日,中國科協公布了《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認定名單》,駐陜央企中煤地質總局煤航集團大數據中心展廳被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黨建室是企業和政府黨員從事活動、交流、學習的平臺,這是黨建的一部分,它可以促進黨員學習最新的黨政知識,促進黨員之間的交流,豐富他們的知識和修養,對黨的先進性具有重要意義。11月1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15所舉行“把一切獻給黨”主題黨建室揭牌儀式。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是我們的母親河,針對黃河,近日,德州黃河河務局籌建以“黃河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展廳”在9月17日在齊河正式揭牌,該局的展廳也成為齊河新的文化地標。像以“黃河”主題這種類型的文化展廳,對于普及黃河流域的文化知識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人不能忘本,要追溯其源頭,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經濟全球化,導致文化也趨同式,這一現象對當地特色文化產生了巨大沖擊,因此保護地方文化也非常重要,在地方特有文化展示館,向人們展示的是這一地區特有的民俗文化,從而對當地文化的保留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昨日,經過兩年精心打造的公益性文旅融合項目“黃河故事”——河南民俗文化展示館正式開館。
本館展陳設計以內容文本為核心,力求通過陳列布展手法的貼切主題,為博物館打造一件獨特的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空間文物”, 優勝于同級地區博物館,且成為省、國家的典范。以“修水”之“水”為元素貫穿展覽始終。提煉"山、文.物”的地域特色標志,運用于空間形式。格調體現溫和儒雅的修水性格,以大氣、簡潔、純凈體現修水風度。整個展覽以情(地域文化)、景(修水風貌)、物(文物場景)完美結合,彰顯決泱大縣悠久文脈。
為宣傳展示錫林浩特市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人民群眾對非物質文化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關注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錫林浩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正式開館。
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上海電力70年發展歷程怎么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國網上海電力推出了上海電網虛擬展廳,聚焦堅強電網、綠色發展、創新引領,通過新媒體虛擬現實技術帶您重溫上海電網70年發展之路,共同暢想“三型兩網、世界一流”的未來能源世界。
為深入發掘新會婚俗歷史文化底蘊,傳承發展優良婚姻家庭文化,遏制婚俗不正之風,實現為“愛”減負,為幸福加分,此次新會區作為廣東省第二次婚俗改革試點區將打造具有新會特色的婚俗文化展廳。
浙江西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智能科技領域的佼佼者。公司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專注于智能電能表、電動車充電設備、能效管理系統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憑借13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和先進的生產線,年產量驚人,充分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