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設計理念:黨建領航,文化賦能
以“稅映初心·家國同行”為主題,融合詔安地域特色與稅務精神,打造“可感知、可互動、可傳承”的立體化展廳。設計采用“紅藍交織”主色調——紅色象征黨建引領,藍色呼應稅務專業,結合詔安青梅、海洋等元素,構建兼具莊嚴感與親和力的空間敘事。
2、黨建領航:紅色基因深植稅務血脈
視覺焦點:入口處以黨建多媒體屏為核心,投影詔安黨史與稅務發展大事記,強化“黨旗所指,稅徽所向”的使命感。
廉政教育:采用投影技術展示反腐案例,搭配“廉潔承諾”電子簽名墻,強化警示教育與參與感。
3、領導關懷區:春風化雨潤企惠民
影像長廊:通過照片墻和多媒體屏,呈現各級領導調研詔安稅務的珍貴影像,重點展示政策指導、企業走訪、民生關懷等場景。
4、局情與縣情:稅助發展,城稅共榮
政策成果墻:以數據可視化形式,動態顯示減稅降費成果、惠企案例及納稅人滿意度提升曲線,突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實效。
5、隊伍建設:凝心聚力,溫情稅苑
人才成長樹:多媒體屏展示稅務干部榮譽榜,通過觸摸屏可查閱先進個人事跡及“師徒結對”傳承故事,彰顯“傳幫帶”文化。
6、家文化互動角:家力量
職工之家影像墻:滾動播放團建活動、家屬開放日等溫馨瞬間,增強歸屬感;
稅務家風寄語臺:設置錄音設備,邀請參觀者錄制對稅務工作的祝福或家訓,生成專屬電子明信片。
楓橋經驗實踐參考:復刻“九平式調解室”,通過情景劇投影展示稅務矛盾調解案例,體現“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的治理智慧。
7、空間與技術創新
光影敘事:采用多媒體屏,播放定制短片《稅月如歌》,以詔安山水為背景,演繹稅收與城市發展的共生關系。
智能導覽:引入“稅務小詔”AI機器人,支持語音問答、路徑引導及多語言講解,提升參觀便捷性。
8、傳播與運營策略
線上云展廳:同步開發微信小程序,實現VR云逛展、政策查詢、預約參觀等功能,擴大輻射范圍。
主題活動月:策劃“稅收文化節”,開展“小小稅官體驗日”“青梅稅語攝影賽”等互動活動,增強公眾參與度。
長效教育機制:與本地學校共建“稅收教育基地”,開發AR稅收知識卡牌游戲,推動稅法普及從展廳走向課堂。
9、以設計傳遞稅力量
詔安稅務展廳不僅是成果展示窗口,更是凝聚共識、啟迪未來的文化地標。通過黨建鑄魂、科技賦能、情感聯結的三維設計,讓“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使命深入人心,為詔安高質量發展注入“稅動力”!
在任何設計中,內容都是通過特定的材料來體現的,設計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材料的內在特性,但是很多人并不明白,材料在展示設計中究竟做到了哪些作用,本文簡單得的介紹下。
無論是小型企業還是大型企業,都需要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而展廳可以作為企業形象展示場所,一般公司有展廳設計制作需求會找專業的展廳公司來設計制作,那么展廳設計公司是如何完美呈現企業形象的?
很多企業領導覺得裝修一個展廳,是面子工程,其實不是的,企業做展廳的目的,顯而易見不是表面的粉飾裝修,是對企業整個歷史、產品、特色、未來發展等的整體性質介紹,參展的展廳設計是低成本的吸引客戶的一種,但是這種形式,僅限于展會期間,由于疫情的發生,很多一線城市的展會相繼的延期或停辦,讓很多企業開始思考,是否在企業內部設計個展廳,邀請客戶直接來展廳進行詳解,更直觀的了解公司的一切。
如今,企業展廳的設計不僅主題豐富,而且展示設計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企業展廳的設計方案不僅要做得有特色,還要有一定的競爭力。 但是展廳設計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很多。
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展陳空間的建設應轉變觀念,補齊短板,注重實際,盡快對現有的服務設施進行適老化的設計,使現有的展陳空間里能夠多一些適合老年人群的服務設施,以達到更好的服務效果。
廉潔是指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廉潔展廳設計就是將廉潔文化融入展廳設計之中,通過多種形式展示廉潔文化的內涵,教育和引導參觀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一個優秀的廉潔展廳設計不僅要有吸引力,還要能夠傳達出廉潔文化的內涵,使參觀者受到深刻的熏陶。本文將圍繞‘如何做好廉潔展廳設計’展開,本文僅供參考: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翻開了新篇章。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展廳作為民族工作的重要載體,肩負著宣傳民族政策、弘揚民族文化、促進民族交流的重要使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展廳,是指通過展示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民族發展的歷程、民族關系的和諧等方面,教育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增進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共同發展的場所。本文簡單介紹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展廳的時代價值”,僅供參考:
成都超算中心2020年10月底建成,位于天府新區科學城,是西部第一個國家級超級計算機中心,總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很多人對超算中心不理解,尤其是超算中心的展廳設計規劃,本文就網絡來源,簡單介紹下超算中心展廳設計?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想象力。當前,校園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的內涵、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擴大。為了更好地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在校園內建設非物質文化展廳,對師生進行培訓,增強他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從而提高他們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