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展廳是利用計算機三維虛擬建模技術,它不同于以往的圖片展示與一般的視頻瀏覽,帶給觀看者的是一個高度互動的3D虛擬現實環境,一種足不出戶便如同身臨其境的全新體驗。近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日前與全國十家博物館、紀念館聯動,推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專題展覽——“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此次展覽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運用VR全景技術打造了線上虛擬展廳,讓身處各地的觀眾在“云端”即可觀展。
抗日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線上展廳
此次展覽由“創建抗日根據地”“抗日根據地的軍事建設”“抗日根據地的政治、經濟、文化建設”“抗日根據地建設的經驗與啟示”四部分組成,共展出經典歷史照片360張,精品館藏文物約300件(套),各館提供珍貴文物50余件。展覽第一次全面和系統地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敵后軍民如何創建了19塊抗日根據地,并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偉大壯舉。
此次虛擬展結合藝術性表達方式,運用多媒體數字技術,通過沙盤、互動式體驗、動態屏幕等高技術展陳手段,讓觀眾足不出戶便能身臨其境,全方位了解敵后軍民創建19塊抗日根據地的偉大壯舉,領略根據地人民開展政治、經濟、文化建設的生動場景。
檔案把往復不斷的現象真實地記錄下來,使瞬間變成永恒,成為人們進行反復觀察和研究歷史現象、準確尋找事物發展規律的可靠依據。檔案館是集中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是社會各方面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中心,檔案館工作是我國檔案事業的主體。
地震科普展廳,通過圖片文字、視頻資料等展示地震發生時人們的生活場景,讓人們了解地震的危害性。3月25日上午,河北省地震局科技展廳開放儀式在河北省地震局機關辦公樓一樓舉行。首批參觀展廳的石家莊市槐北路小學四年級的十余名學生在講解員的引導下進入展廳。通過講解,學生們了解了地震形成的原因、類別和危害,還通過融屏、VR等方式體驗搭建抗震房屋、觀察地球內部構造等。
企業展廳是一家企業對外宣傳的綜合展示窗口,不同企業的性質決定了企業展示的不同形象,上半年,在位于中國納谷的華陽集團新材料產品展廳——綠色節能建筑新材料展廳正式亮相,這里將成為人們認識華陽轉型路徑、了解華陽嶄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食育——即食物教育,已經成為現代社會關注的熱點。它不僅僅是關于食物的選擇和烹飪,更是一種生活方式,關乎人們的飲食觀念、健康理念以及環境的可持續性。近日,鷹潭市科技館三樓“食育主題科普展廳”正式對外開放。這是江西省首個市級食育專題科普展廳,由鷹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鷹潭市科技館和江西省食育學會共同創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黨廣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參觀紅色基地,重溫紅色記憶,是這次參觀紅色教育展廳的目的。枝江市紅色教育展廳于2018年開始籌建,經過兩年多時間的規劃設計和建設,日前已建成完工。近期,湖北省枝江市興建的公益項目——紅色教育展廳投入使用。根據規劃,枝江要將紅色教育展廳打造成該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共黨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黨員黨性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訓基地。
我們的展館,將緊扣非遺“言傳身教”的特性,結合遂寧,特色“養心”文化,開創“遂寧養心大課堂”,避免填鴨,式的教育、避免死板教條的陳列,消除交流代溝,儲存遂,寧記憶、講述遂寧故事,讓瀕臨死亡的文化得以保留,讓“死的物品轉化為“活”的體驗。
線上瀏覽地震展廳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地震的相關知識,提高地震防護知識,它是通過720°魚眼全景成像技術對線下地震展廳進行全景拍攝,讓觀眾如置身展廳之內。今年3月27日是第28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為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地震知識的了解,增強學生防災避險的意識和能力,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即將到來之際,廣大青少年可開啟“VR云旅游”模式,“線上”參觀河北省地震局云上科技展廳。
展廳邀請參觀者注冊他們的 RFID 腕帶,讓他們從新加坡華人的歷史起源開始,踏上個人重新發現之旅。黃麻織物和銹跡斑斑的銅綠等材料以及華人宗族柱子和現代化店屋標牌等圖案都向早期中國移民致敬。
據某市公安局刑偵部門2019年以來數據統計發現,一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數據在反映出未成年人法制意識淡薄的同時,也折射了學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加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刻不容緩。近日,海寧市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自2019年6月開放以來,接待了社會各界人士及全市多批次中小學學生代表近500人,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傳引導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孩子們不能到館實地參觀,昨天是“六一兒童節”,海寧市人民檢察院邀請市預青和未保工作領導小組有關部門及市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未保監督員前來參加未檢主題檢察開放日活動暨VR展廳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