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產品是博物館文化展示和教育活動的延伸,是博物館在文化傳播手段上的創新;是豐富參觀者學習體驗的重要手段,是博物館貼近社會、滿足民眾精神文化需要、擴大社會影響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博物館創造自身經濟效益、增強經營活力、促進提高社會效益實現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啟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新征程,博物館行業理應勇于探索、主動作為。
當前,國內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改革工作尚處于探索試點階段,呈現出開發經營模式多元化、品牌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不斷提高、社會效益有效增強等特點,如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敦煌研究院等在文創開發方面走在前列,但更多博物館在文創開發方面存在管理體制機制不完善、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問題、文創開發意識和能力不強、跟風問題嚴重、創新能力不強、產品同質化等諸多問題。如何推動我國博物館文創產品創新發展,筆者對此有幾點思考。
1、著力解決開發主體問題。國有博物館大多屬于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其主要職責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開展經營活動與事業單位相關管理政策存在矛盾,所以國家文件明確規定,博物館文創開發的主體原則上是企業,但目前大部分博物館沒有附屬企業。對已有附屬公司或企業的博物館來說,因為政策原因,企業法人與博物館沒有關系、信息不對稱,管理有一定風險;對沒有附屬企業的博物館來說,按現行政策不允許使用財政性資金成立公司,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文創開發目前還沒有形成有效機制。所以不解決主體問題,博物館文創很難發展起來。針對中小型國有博物館,可以由博物館用知識產權入股,與社會單位合作成立企業,由博物館的法人或者從事文創管理工作的館領導兼任企業法人,支持社會力量與博物館之間以授權、合作、監制的方式進行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
2、雙管齊下解決啟動資金問題。推動博物館文創發展,要發揮博物館的積極性和企業的積極性。博物館的資金主要是兩大塊,日?;具\轉經費和事業發展經費,都是財政全額支持的。博物館搞文創要以博物館館藏資源為核心,但博物館并沒有發展文創的專項資金;從事文創的企業大部分都是小微企業,資金投入也不夠。建議一方面將博物館文創研發工作納入博物館事業經費,由財政給予支持;另一方面,設立博物館文創發展專項資金,或者成立基金會,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博物館文創開發,引導博物館和企業積極開展文創研發和推動博物館文創業務發展。
3、推動文創收入分配政策落地。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以博物館館藏為核心,博物館按照合作、授權、監制等方式和社會力量開展文創開發,或者博物館原有的企業從事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取得的文創收入,如果不能和博物館及個人勞動成果發生關聯,就無法充分調動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如何建立富有競爭性、激勵性收入分配機制,亟須研究解決。根據《關于推動北京市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試點博物館可從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取得的凈收入中提取70%及以上獎勵開發工作人員;試點單位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人員在履行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經單位批準,可以兼職到本單位附屬企業或合作設立的企業從事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經營活動。但從北京地區博物館文創試點實際情況看,分配政策落地仍受到多重制約,建議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強化落地執行:一方面,博物館所屬企業或博物館按照合作、授權、監制等方式取得的合法收入,作為博物館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納入本單位預算統一管理,可用于公益文化服務、藏品征集、人員培訓、參與展會展示活動、業務調研學習、繼續投入開發,對參與文創產品開發的相關人員予以績效獎勵;另一方面,允許博物館通過文創取得的凈收入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專項績效獎勵,不納入工資總額,不受現有工資總額的限制。
4、多措并舉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博物館是公益性事業單位,目前的人才結構集中在歷史、展陳和博物館運轉方面,基本沒有從事文創開發工作的專業人才,包括文創設計、文創營銷、文創管理人才等,這是目前博物館文創工作開展的一個大問題。建議嘗試建立“一館兩制”的人才管理模式,對文創人員實行企業化管理,非文創人員實行事業化管理,打破原有的統一事業化管理模式,鼓勵優秀人才加入到文創研發及營銷團隊,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優勢,激發文創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逐步實現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定期調整基本工資標準。一方面,把博物館文創工作列入博物館的法定職能中,即支持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業務范圍增加事業性文化創意產品研發的內容,同時統一在博物館設立文創方面的專業職稱;另一方面,允許博物館的事業編制人員經過主管部門嚴格批準保持事業身份到獨資、控股或參股的文創企業兼職從事文創開發經營活動,并經本人意向選擇在企業或者在博物館取得報酬。
此外,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收入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收問題,稅收負擔過重,將影響文創開發主體積極性。建議國家出臺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銷售收入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發揮稅收政策激勵作用,促進博物館文創產業快速發展。
目前,博物館文創開發工作沒有國家標準,對開發主體、開發內容、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均缺乏統一規范約束。文創開發與經營管理具有創意性強、創新性強、技術性強等特點,更需要建立標準化管理制度體系,規范研發、設計、營銷等工作流程和管理行為。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制定博物館文創開發行業標準,規范文創產品開發工作,試點總結,典型推廣,促進博物館文創開發標準化管理。
同時,我國大部分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是隨文化展覽文物展品一同走出國門,大批量出口尚未形成,對博物館文創產品進出口至今還沒有相關法規政策規定,博物館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還遠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制定博物館文創產品進出口相關配套政策法規體系,建立綠色通道,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走出國門,講好中國故事,樹立中國形象,傳播中國聲音。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博物館人要提高政治站位,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關于博物館文創開發系列法規政策,讓館藏文物“活”起來,推動文創開發高質量發展,把博物館文創建成為博物館的最后一個“展廳”,讓公眾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賦能美好生活,助力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
文章來源:中國藝術報,作者:吳婧,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自從黨的十八大之后,我國就正式進入反腐新常態,為了進一步響應國家號召,不斷提升廉政文化教育效果,全國各個地區都開始陸續開展相應的形式和內容多元化發展的廉政文化建設活動。建設廉政教育基地,是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長效機制的重要途徑。
VR云展廳是以互聯網數字化手段的新展示形式將線上、線下、移動端互相結合,與傳統黨建教育相比,VR黨建云展廳不受空間限制,展廳范圍和展品可以無限增加,并且始終365天無止境“營業”,讓黨員根據自身情況實時學習,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12月5日,由自治區司法廳主辦的寧夏法治VR云展廳憲法廣場全景云體驗展館正式上線,邀你一起線上“云”學憲法。
1月8日,雷士照明光環境中心展廳正式落成!全新亮相的光環境中心展廳充分展示了雷士照明二十多年專研“光科技”所積累的成果、研發實力、制造實力以及場景定制解決方案的能力,打造成行業標桿級“光環境”展廳。
在展廳設計中,“空間敘事”早已超越單純的展品陳列,成為連接觀眾情感、傳遞文化內核的核心手段。通過動線規劃、材質碰撞、光影交互和科技賦能,設計師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可感知的時空旅程。以下是全球十大極具啟發性的空間敘事案例,帶你感受“會講故事的空間”如何顛覆傳統展陳邏輯。
在門類眾多的博物館中,自然博物館承擔著引導觀眾走近自然、了解自然、親近自然的獨特功能。新疆自然博物館擬定于7月20日(周二)至7月22日(周四)閉館,集中對展廳標本進行維護和保養。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隨著社會的發展,群眾的思想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黨建工作的開展也變得更有挑戰,為了使得黨建工作變得更具數字化和智慧化,并且積極的使用新型的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人民日報》發起了內容科技競賽的征稿活動,一方面可以積極收集群眾的意見,另一方面可以豐富內容。
弘揚福彩文化,展示發展歷程,豐富購彩體驗,踐行公益初心。11月8日上午,長春福彩東嶺南街體驗廳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是吉林省首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福彩綜合服務中心。
近日,廣州灣區新岸(羅沖圍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舉行城市展廳揭牌儀式。白云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強化統籌指導和大力支持羅沖圍片區改造各項工作,要求區政府各相關單位協同聯動,加強對羅沖圍片區改造工作的業務協調,推進改造進程,打造白云樣板。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久遠,內涵豐富,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識。蘊含著民間文化特有的思維方式和想象力,承載著特有的文化魅力。位于市文化館內的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就是重要的非遺展示場所。近期經過調整布展,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廳重新亮相,增添新展品,增加新互動,耳目一新,煥發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