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隨著社會的發展,群眾的思想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黨建工作的開展也變得更有挑戰,為了使得黨建工作變得更具數字化和智慧化,并且積極的使用新型的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人民日報》發起了內容科技競賽的征稿活動,一方面可以積極收集群眾的意見,另一方面可以豐富內容。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 今天上午,“紅色云展廳”上線儀式在人民網舉行。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11月16日,市中區非遺展覽館在市中區凌家鎮大灣村開館,標志著內江首家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展覽館正式對外開放。
近日,建陽工人文化宮及綜合展示館施工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們緊鑼密鼓地抓工期趕進度。
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這個首創性、標志性的紀念日,體現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體現了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
為何只有人類發展出了如此高的智能?我們離掌握人腦的工作原理還有多遠?我們如何逼近人類大腦與人工智能的極限?....近日,位于上海浦東世紀公園邊的上海圖書館東館竣工開放,由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聯合上圖東館共同打造的主題科普展廳“追問大腦”也同時開幕,儼然已經成為上海新的網紅打卡地。
非遺展廳是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設計的,為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非遺文化,推動非遺在社區的保護和傳承,打造氛圍濃厚的非遺特色社區,近日,揚州市區首家社區“非遺展廳”正式對外開放。
在眾多被冠以江城之名的城市里,李白以一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便將江城之名坐實于武漢。武漢起步于清朝開埠后,漢口碼頭的興起,城市因江而生,因水而興。它是中國近代工業發源地,內陸最大的綜合性中心城市和沿江開發城市,因其優越地理條件和獨特經濟地位而蜚聲中外。
這幾年因為各種原因沉寂或被擱置的展廳展覽,在新的一年,又逐漸出現在各大展覽空間中,新年的第一展,你打算去看哪個呢?對此我們整理了一份不容錯過的“2025年全球值得期待的展廳展覽”清單,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