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文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很多地區都有打造屬于當地的鄉愁文化展廳,來發揚和傳承鄉愁文化。近日,黃閣鎮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深入挖掘黃閣舊村歷史底蘊,圍繞黃閣鎮發展歷程、歷史沿革、村落文化等內容,以“記住鄉愁”為主題,通過文化實物列展、圖文并茂畫展、口述講解介紹等方式展示出黃閣本土紅色文化、風俗民情,打造家門口的“鄉愁文化展廳”,激發廣大黨員群眾“看得見舊村,聽得到故事,記得住鄉愁”。
廣州南沙黃閣鎮鄉愁文化展廳
鄉愁文化展廳里,有拆遷前的烏洲村原貌的航拍照片,還有近距離挖掘“海頭炮樓”建筑細節的黑白照片等等珍貴攝影作品30余幅,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黃閣鎮舊村建筑、歷史文物、民俗文化等歷史內涵。
除此之外,展廳里還陳列很多具有年代感的物件,如豐收牌籮斗、華南牌腳踏縫紉機、揚谷風柜、剃頭三件套等等。隨著科技的不斷更新迭代,曾經重要的勞動工具被逐漸淘汰,而鄉愁文化展廳就成了年輕一輩知曉老一輩勞動生活的重要線索。
近日,廣州灣區新岸(羅沖圍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舉行城市展廳揭牌儀式。白云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強化統籌指導和大力支持羅沖圍片區改造各項工作,要求區政府各相關單位協同聯動,加強對羅沖圍片區改造工作的業務協調,推進改造進程,打造白云樣板。
上海通志館是全國最早的方志館之一,成立于1996年,是隸屬于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能包括地情資料收藏、地情成果展示、地情理論研究、地情普及交流、編輯出版《上海灘》雜志等。
12月1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在“中國古代佛造像”專題展中參觀的觀眾。國家博物館的佛造像藏品于今年12月10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對公眾展出。煥然一新的展陳設計讓觀眾能夠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佛造像的全貌。
人民網北京6月15日電 今天上午,“紅色云展廳”上線儀式在人民網舉行。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2025年國內新開放的十大最受歡迎博物館榜單,結合創新設計、文化主題與科技互動等維度綜合整理,供大家參考:
3月25日,第112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糖酒會”)在四川省成都市正式開始,位于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4號館的茅臺展廳,以獨特新穎的展廳設計、豐富多彩的產品陳列,成為現場參觀者拍照“打卡”的焦點。
警史館定位以史為據、以文化為特征、以人民為中心展示東陽公安守護一方平安和彰顯東陽公安集體人格的的發展史力創警史陳列館扛鼎之作打造“全國一流、浙江之最”的公安警史陳列館。
在當今世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成為了一種趨勢,而保持和傳承自己的文化特色也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地展示中華民族的多元文化,一種新型的文化體驗館——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應運而生。3月8日,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展出的鄭州項目吸引了不少觀眾慕名而來。
當量子糾纏穿透時空維度,當腦機接口直連神經元突觸,當數字孿生重構物質法則——全球頂尖科技館正以硬核科技為畫筆,以想象力為顏料,在虛實交融的次元壁上鑿刻著人類文明的《未來啟示錄》。這場科技與人文的盛宴,不僅是認知邊界的爆破現場,更是Z世代探索星辰大海的星際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