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精品征集推介活動”進行了線上遴選,并揭曉了遴選結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金色海昏”360°全景線上展廳入選“全國文化遺產云傳播優秀項目”(云展示)。
“金色海昏”360°全景線上展廳
“金色海昏”360°全景線上展廳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基本陳列“金色海昏——漢代海昏侯國歷史文化展”為依托,讓觀眾通過全景漫游的方式“參觀”展廳,足不出戶觀看西漢盛世時期的燦爛文明。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云和中學校史館",整個展覽空間設計了清晰的雙向“回字形”流線,兼具靈活性和連貫性,讓觀眾可以自由選擇路線,體驗在不同的展區之間緊湊的銜接過渡。
6月20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微模塊城市展廳落成典禮暨揭牌儀式在京舉辦,該展廳由新華三集團與北京光谷基業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光谷)合作打造。
地質博物館是指以地球發展、地貌演化、巖石礦物等為主題的博物館,8月14日上午,歷經10年建設,貴州省地質博物館正式建成并免費向公眾開放。
因疫情處于閉館中的重慶科技館,線上也能逛!11月2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重慶科技館獲悉,通過重慶科技館官方網站的“720°全景”,或者微信公眾號“云游重科館”欄目,市民在線上同樣可以“云逛展”,科技館還推出了一系列線上趣味科普活動。
疫情防控期間,晉中市紀委監委暫時關閉警示教育中心并及時推出網上虛擬展廳,讓更多參觀團體及個人足不出戶便可身臨其境參觀展廳,接受警示教育洗禮,感受廉政文化熏陶。
在長江的滋養下,湖北這片沃土孕育了璀璨的楚文化。走進湖北省博物館,如同翻開了一部厚重的歷史畫卷,而“楚國八百年”文化陳列無疑是其中最引人入勝的篇章。展覽通過精心策劃與布置,將楚國的歷史、文化、藝術以及楚人的精神特質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仿佛引領我們穿越千年時光,親歷那個曾經的輝煌時代。序廳虎座鳥架鼓的震撼踏入“楚國八百年”展廳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巨大的浮雕墻,上面雕刻著虎座鳥架鼓這一最具特色的楚國文物。虎座鳥架鼓,以其獨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藝,成為了楚文化的標志性符號。鼓身置于虎座之上,兩只展翅欲飛的鳳凰作為支架,整體造型既威武又靈動,仿佛在訴說著楚人勇敢、智慧的品質。這一浮雕不僅為整個展覽奠定了濃厚的楚風楚韻基調,也預示著我們將要踏上一場探索楚文化奧秘的旅程。
序廳設計:以主題墻為森林標識為主要元素,標識似一棵完整的樹,樹干部分是中國版圖的形狀,詮釋了“中國森林博物館”的館名;標識又似茂密的森林,寓意中國將被森林覆蓋并根深枝茂,體現了中國加強森林生態建設,積極應對自然惡化及建設和諧社會所作出的努力與貢獻,彰顯中國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的信心與決心,序廳的入口的以樹切口為入口進入到樹干內部就呈現沉浸式的時光隧道。
宣傳教育展館一般面向全社會和公眾開放,重點面向中小學生群體、社會公眾、企事業單位進行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培訓,同時還承擔著與其他部門開展業務交流,以及發揮著對外展示宣傳窗口的作用,是知識宣傳普及的重要陣地,是培訓技能的重要實踐場所。今日,新建設的濰坊市人民防控宣傳教育館位于濰坊市奎文區風箏廣場負一層, 是一間充滿了科技與創新的科普館,正式開始試運營,該宣教館由濰坊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投資2700萬元建設,僅主體建筑面積就有2819平方米,布展面積達1842平方米。
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國內各地根據當地疫情情況陸續恢復開放博物館,近日,備受矚目的漳州市博物館新館8月19日面向社會免費開放部分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