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愛涼山州農特文旅展示中心及木里鹽源展示中心雙館齊開
為挖掘當地特色資源,提升旅游商品文化內涵,打響當地旅游特色品牌,很多地方都開始建造屬于自己的消費扶貧農產品展銷中心,10月17日是第八個國家扶貧日,位于鄞州區南部商務區的山丘市集民俗風情街舉行開業兩周年特別活動,全新打造的甬愛涼山州農特文旅展示中心和涼山州(木里、鹽源)展示中心同時開館。
涼山州農特文旅展示中心
作為全國首個消費幫扶綜合體,這兩年,山丘市集民俗風情街區不斷深化消費幫扶新理念,積極探索共享消費新模式:一頭向外深挖九大對口地區的特色消費品資源,一頭向內布局寧波市場渠道,打破空間、信息等制約,打造集“日常消費+全民慈善+特色農副產品展銷+民俗風情演藝”于一體的消費幫扶模式,成為市民消費新高地、寧波旅游新亮點、全國消費幫扶新品牌,實現“你有產品我有渠道”的市場共享。
圖文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日前,“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進京作品展”和13個分展區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官網和H5頁面全景展廳正式上線。觀眾可以通過在線展廳足不出戶、身臨其境地欣賞“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的全部展出作品,歡迎在線觀看。
廣州南沙黃閣鎮一位鐘表工匠在黃閣鎮黨群服務中心鄉愁文化展廳展出了其四十多年來收藏的“古董”鐘表,喚起了人們的鄉愁記憶。
云展廳是疫情期間比較熱門的詞,畢竟很多博物館、陳列館等都不能去參觀瀏覽,今年的廣交會都是線上舉辦,那么云展廳就是企業線下的實體展廳,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技術搬到網上一種形式,5月25日,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云展廳正式上線,因疫情關閉的博物館通過云端展覽的新面貌向公眾開放,采用這種方式,讓更多想參觀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有了更多方式。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隨著社會的發展,群眾的思想也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黨建工作的開展也變得更有挑戰,為了使得黨建工作變得更具數字化和智慧化,并且積極的使用新型的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人民日報》發起了內容科技競賽的征稿活動,一方面可以積極收集群眾的意見,另一方面可以豐富內容。
疫情的出現,也滋生了很多直播線上平臺,例如博物館開通了線上展廳,供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線上瀏覽,近日,羅源民族文化數字云平臺18日上線待在家里,輕點手機就可“游覽”羅源畬族文化民俗小鎮,5000多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展廳通過VR技術呈現在“云端”,畬家特產網上下單送貨到家,利用“民族+ 5G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打造“線上VR展廳+線下實景+電商帶貨”新模式的民族文化、經濟數字平臺。
10月27日,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在陜西省榆林市佳縣舉行。
為加快改變消費扶貧形式單一的現狀,云南鹽津芭蕉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在深度開發困難地區自有資源的基礎上,在芭蕉村建立消費扶貧展廳,通過村民電商直播,積極建立生產商與貧困戶的商貿聯系,提升貧困戶主動“造血”的能力,通過上架低收入農戶特產、普通商品交易分紅的方式,確保每一筆交易都能做到惠及低收入農戶。
近日,設于寧波奉化區檢察院的寧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對外投入試運行以來,不斷有社會各界人士預約參觀。寧波奉化區檢察院依托“寧波奉化刑事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創建的“6+”普法模式獲區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6+”普法模式分別為“基地+網上展廳”、“基地+蔚藍普法宣講團”、“基地+檢察官說法”、“基地+法治課堂”、“基地+模擬法庭”、“基地+巡回普法”六大模式。同時,在設備完善的實體展廳基礎上,該基地還建有全仿真立體的線上模擬展廳,并創造性地使用推廣“6+”普法模式,線上線下齊發力,針對不同普法條件和不同普法對象,采用最合適的普法模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普法宣傳的接受度和認知度。
8月28日下午,廣州公交集團客輪有限公司攜手南越王博物院推出的“揚帆通海兩千年——廣州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展”,在南海神號正式展出。水上移動主題展廳為市民展示海絲歷史,敘說廣州故事,賦能廣州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