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古山是一片紅色沃土,有浙西井岡山之稱。為傳承和弘揚紅色革命精神,浪川鄉注重并不斷挖掘紅色文化和資源,在原連嶺村祠堂基礎上建造了紅色獅古山展示館。
紅色獅古山展示館
紅色獅古山展示館以突出紅色記憶、弘揚浙西革命斗爭精神為統領,通過圖文說明、文物陳列、沙盤展示等多種形式,直觀立體地展示了發生在獅古山的革命斗爭。走進展示館,前言墻主要概述了獅古山兩段革命歷史。分別是1934年送駕嶺戰役和1936年中共在獅古山建立下浙皖特委的光輝歷史。展廳展示的內容主要為星火、燃起及燎原三大版塊。
作為集浙西紅色文化研究、史料、科普、教育和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紅色文化交流展示中心,紅色獅古山展示館必將成為促進浪川鄉村博物館發展的新亮點,接下來將不斷完善場館各項管理制度,提升運行接待水平,進一步帶動鄉村紅色研學旅游,弘揚紅色根脈,成為振興鄉村文化的重要平臺。
文章來源:杭州日報,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近日,黃石海事局精心打造的網上VR文化館正式開通,黃石海事文化發展足跡從線下展館延伸到線上云端,黃石航運文化歷史的畫面、黃石海事局發展的脈動、黃石海事黨建品牌文化的鳴響在電與網中交織,往常以“觀、看、學”為主的參觀模式,正升級成為兼具“聽、玩、享”的潤心體驗。
科技改變生活,生活推動科技發展,科創成果展示這些不僅為人民群眾所共享,也有利于助力社會生產生活,為科技型企業發展賦能助力。科創成果展示廳既有科普、展示、體驗等功能,又有科技展示功能。近日,中國蜀山科里科氣科創驛站-科學島站科創成果展示大廳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
日前,湖南衡南縣“家風養廉·文化潤廉”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衡陽市廉政文化基地、“衡陽第一家”漁溪王氏宗祠舉行,該縣120余名領導干部參加活動,現場參觀了家風建設展廳和家風家訓書法、剪紙展。
陳列展覽是博物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向社會大眾展現文物藝術品歷史文化價值的重要手段。作為基本展覽的有效補充,原創性臨時展覽如何在短期內最大限度地吸引觀眾,一直是文博學界的關注熱點。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以旅順博物館、青州市博物館共同舉辦的“穿越千年的東方微笑——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展”為策展案例,從展覽前期籌備、展覽內容設計、展覽形式設計、展覽信息宣傳與教育推廣等四個角度,剖析策展方式對觀眾吸引力的影響,以期“拋磚引玉”,為業界同仁提供借鑒參考。
據廈門市思明區僑聯5日消息,近日在廈門中山路的僑批展廳,“勿忘國恥”“民族力量”“還我河山”三個板塊構成抗戰中僑批主題的近30封僑批實物藏品,展現了抗戰時期華僑的愛國情懷。
大連自然博物計劃對軟骨魚展廳和硬骨魚展廳進行局部改陳,由于必須進行封閉施工,所以,經研究決定2020年12月7日起臨時關閉軟骨魚類、硬骨魚類展廳及水生脊椎動物展廳。2021年1月5日恢復開放原軟骨魚類展廳及水生脊椎動物展廳,原硬骨魚展廳重新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廈港海洋文化展示廳位于廈港街道沙坡尾,于6月16日起恢復開放,參觀需網上預約。該展示廳不僅有疍民生活用品、生產用具等老物件,還擺放著廈門第一艘觀賞性王船。恢復開放的展示廳,每小時入場人數上限為30人。開放時間為9:00-12:00;14:00-18:00,逢周一閉館。
8月17日,韶關航道文化展廳和黨員活動室正式投入使用,這標志著韶關航道精心打造黨建引領航道文化融合式創新發展得到進一步彰顯。
受新冠疫情影響,為了滿足新形勢下客戶的多樣化需求,豐富產品展示方式及渠道,VR云展廳作為當下主流媒體介紹最新成果的平臺,也是重要企業發布前沿技術的平臺。2022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于9月5日-11日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舉辦,阜陽市委網信辦網絡安全VR云展廳,即日起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