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展覽館通過文字資料、實物展示、圖片展示等形式介紹了當地的特產及地方特色,同時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展示了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是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傳統文化展覽館。柳林縣民俗文化展覽館以柳林的歷史文化為背景,以特有的民俗器物為載體,以非物質文化項目為節點,突出柳林民間特色,完美展現柳林人民勤勞智慧和淳樸的生產生活以及精神面貌。
柳林縣民俗文化展覽館
據悉,民俗展廳分為民俗展區和“盤子”展區,展品涉及民俗禮儀、年俗文化、婚嫁壽誕、農耕生產、民間生活、手工作品、民俗器物、民間印刷、民間剪紙、民間祭祀、窯洞文化、面塑文化等,是柳林縣一所專業性質的民俗展示場所,承載著柳林人民厚重的民族感情。
讓市民在流連之際,更能細細品味這歷史文化積累的芳香,加深對國家、對民族、對鄉土的熱愛。
文章來源:黃河新聞網呂梁須道,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作為家電領域的全球第一品牌,10月,海爾智家在歐洲各國推出首個虛擬展廳,為用戶帶來互聯的、量身定制的“未來之家”沉浸式體驗,進一步加速智慧家庭在全球落地,也為市場可持續增長提供助力。
什邡市博物館座落于什邡廣場,面積約5000平方米。什邡博物館陳列內容豐富多彩,展示手法現代新穎,融知識性、藝術性、趣味性于一體,置身其間,韻味無窮。
建設項目上的智慧工地展廳,采用了先進的數字化、信息化、工藝化管控技術,以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近日,梁平區都梁大劇院建設項目智慧展廳正式投用。
13日下午,“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捐贈儀式后,馬首銅像轉至正在@國家博物館 展出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與其他六尊獸首銅像(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鼠首、兔首)一起展出至11月27日。
6月15日是第 10 個全國低碳日,本次全國低碳日的活動主題為 " 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 "。15 日下午,線上碳課堂連線北京八中蘭州分校,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帶領同學們走進作為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基地的蘭州環境能源交易中心,在 " 云上逛展廳 " 的過程中,體驗碳足跡計算器、綠色發電動感單車,了解節能行動藍印章、五彩環保心愿樹,講解人員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綠色低碳生活理念的宣傳互動。
日前,2023年昆明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儀式在昆明花都環球探索樂園·生態環境藝術館舉行,13家單位獲“昆明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最近一段時間比較熱門的詞,大概是5G,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5G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并在VR/AR、自動駕駛、智能假造等場景中有廣泛應用。那么,5G技術到底能為VR/AR提供哪些支持?5G時代,AR/VR體驗又將拓展出哪些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作為4G網絡的升級版,5G何以成為VR/AR市場的引爆點?
黨建展廳是近幾年在黨建文化建設中比較常見的展示形式,很多地方宣傳教育黨建文化都會選擇這種形式,成為了宣傳黨建工作的新陣地,展示黨員風采的新窗口,開展黨員教育的新平臺。昨日,鄂爾多斯市交通運輸局智慧黨建展廳正式開展,該智慧黨建展廳以“黨建引領、筑夢交通”為精神內涵,全面展示了近年來鄂爾多斯市交通運輸局的發展歷程。
檔案把往復不斷的現象真實地記錄下來,使瞬間變成永恒,成為人們進行反復觀察和研究歷史現象、準確尋找事物發展規律的可靠依據。檔案館是集中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是社會各方面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中心,檔案館工作是我國檔案事業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