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上的智慧工地展廳,采用了先進的數字化、信息化、工藝化管控技術,以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近日,梁平區都梁大劇院建設項目智慧展廳正式投用。
工作人員在查看智慧工地管理平臺
都梁大劇院建設項目智慧展廳分為兩個部分,包括智慧工地管理平臺、都梁大劇院模型沙盤。智慧工地管理平臺整合了AR全景監控、塔吊智能系統全程監測、人臉識別系統以及BIM模型技術等多項應用程序。在智慧展廳內就可以實時觀看都梁大劇院建設項目全景建設情況,了解施工現場塔吊運作情況,并在違章操作時發出警示,自動終止機械設備運行。
該平臺還運用BIM模型技術,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建立的三維建筑模型,可以實現砌體、鋼筋模板、安裝等工程的可視化交底,使施工管理人員及操作工人能更加直觀地掌握正確的施工工藝流程,提前了解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現場決策能力和管理效率。
智慧展廳的投用,將大數據、智能化、物聯網等集成應用于施工現場,‘看’得見違章、‘聽’得見噪音、‘嗅’得到隱患,構建起建設主管部門、企業、工程項目部三級聯動的‘智慧工地’管理體系,助力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文章來源:重慶日報,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因新館搬遷在即,為切實保障文物搬遷順利進行,以下三個展廳(“笠澤文明之光——吳江史前文化陳列廳”、“吳江近現代杰出人物展”、三樓的臨展廳),(4月12日)起正式關閉,同時,新館也在準備中。
中山市博物館的《風起伶仃洋——中山歷史陳列》作為該館的基本陳列之一,以其恢弘的展覽規模、深邃的歷史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全面而生動地展現了中山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多彩的發展歷程。此陳列以香山人為核心,巧妙融合歷史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通過一系列精心策劃的展覽內容和創新的設計手段,為觀眾呈現了一幅中山歷史的壯麗畫卷。
5月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示廳,在龍山縣茨巖塘鎮揭牌。
社會治理展廳是一個展示社會治理成果和先進技術的場所,社會治理線上展廳是以線上的形式,集中展示了在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提升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方面取得的成就。邢臺作為全國第一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在社會治理宣傳上創新模式。日前,邢臺社會治理線上VR展廳上線,打破傳統展館的時空限制,實現展廳“24小時不打烊”。
世界上首座博物館就起源于大學,高校博物館植根于大學文化的深厚土壤,是大學深厚學術和文化積淀的重要標志。2019年中山大學南校區博物館設計施工總承包開始招標。近日,從該項目施工方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了解到,目前項目正在進行主體施工,預計2021年竣工。
疫情期間,許多海外買家無法來華看展,供應商難以通過簡單的平面視覺展示企業的實力和產品,在此需求之下,3D實景展廳應運而生。近日,焦點科技公司旗下中國制造網于7月20日正式上線發布“3D實景展廳”服務,該服務通過3D建模還原企業展示廳實景,將數字化展示、場景化導購、沉浸式體驗融為一體。
借助互聯網及科技力量,人們同樣在線上觀看冬奧、參與冬奧、體驗冬奧,全方位領略奧林匹克帶來的精彩,從北京冬奧組委了解到,日前,奧運史上首個云上展廳——“北京2022云展廳”在北京冬奧組委官網、“北京2022”App、微信小程序同步上線并對公眾開放。
近日,咸寧供電公司綜合能源展示大廳正式投運。這是咸寧首個綜合能源展廳,具有宣傳展示、互動體驗、交流咨詢、業務辦理等功能,將帶動相關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共同推進全市綜合能源產業發展。
歷史文化展廳不僅僅是是當地的歷史文化展示場所,人們可以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