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陳列館是區域歷史的象征和文化建設的重要標志,2月1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126歲生日。當天,商務印書館歷史陳列館在京揭幕并向公眾開放。
商務印書館歷史陳列館
126年前,商務印書館在上海創立,標志著中國現代出版的開端。秉持“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的使命,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大批優質書籍,影響了幾代中國人。
此次揭幕的商務印書館歷史陳列館,展廳面積400余平方米,展出了商務印書館各時期重要出版物、歷史文獻、20世紀20年代上海寶山路商務總部建筑群模型等,以及一百年前商務印書館制造的風琴、“四部叢刊”書柜等文物,第一次較詳細地展示了126年來的文化出版史,共計圖片700余幅、文字7萬余字。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積淀,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承載著千百年來深耕厚植的智慧與文化蘊含玉融盛境的浩瀚與輝煌。作為福清城市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形象展示的一張重要名片,福清市僑鄉博物館的陳列布展工作已結束,將于9月1日預開館。
2月29日,閉館改造后的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以全新面貌通過云展廳的形式向公眾開放。記者獲悉,此次三星堆博物館綜合館閉館提升改造是為貫徹四川省“三九大”品牌戰略,實施古蜀文明保護傳承工程,爭創天府旅游名縣,省、市、縣三地共建三星堆的有力舉措之一。
9月28日,株洲博物館、株洲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株洲博物館、美術館新館位于天元區神農湖畔,總建筑面積20516平方米,包括自然地理、歷史文物、民俗文物和美術精品四大主題陳列展廳。新館展陳以文物藏品為核心,結合情景復原再造模式,輔以現代聲光電效果,系統呈現了株洲的自然資源、人文歷史、民俗文化和藝術精品。
6月9日是國際檔案日,西南大學檔案館副館長鄭勁松在剛剛建成的校史英雄烈士專題展廳,給該校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黨員學生上了一場特別的黨課。
年度最猛的館深圳科技館新館強勢開館,坐落在光明科學城的深圳科學技術館于2025年5月1日正式開館!作為深圳“新時代重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科學技術館建設用地面積6.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83萬平方米。場館建筑以深灰色金屬外衣勾勒出“大飛船”造型,U型布局融合未來設計與自然生態,打造深圳科技文化新地標。
在科技浪潮洶涌澎湃的時代,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浙江大學科技成果產業展示中心,作為連接高校科研與產業應用的橋梁,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強大的實力,在科技成果轉化領域綻放著璀璨光芒。它不僅是浙江大學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窗口,更是創新創業的熱土,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2021年10月27日,DAIKIN NEW LIFE STATION沈陽展廳盛大開業!這是大金在東北地區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展廳,也是也是大金繼北京、上海、杭州、西安、武漢、南京、無錫、蘇州、合肥、青島之外,設立的全國第十一家線下展廳。
疫情限制了部分城市市民參館需求,但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享受在手機端或pc端享受參觀博物館,隨時隨地,只要你想看,通過現有技術就可以看到,前提是當地博物館已開發了網上展廳,日前,在德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網站的市城建檔案館網頁中和單位公眾號上,開通了“德州市城建檔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網上展廳,讓廣大市民足不出戶即可瀏覽、了解城市建設的歷史文脈、影像德州、城市演變、城建檔案等內容,滿足人民群眾疫情防控期間的居家文化生活需求。
科技館是一種特殊的展館,它通過參與其中、體驗其中、互動展品和輔助展示方式對公眾進行科普教育。11月19日,位于桂林荔江生態科普館二樓的荔浦市科普體驗展廳迎來了首批體驗者,標志著荔浦市科協傾心打造的科普體驗展廳建成開放。荔浦市科協整合科普資源,強化科普工作職能,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依托荔江生態科普館精心設計了200余平方米的科普體驗展廳,打造優質的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