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猛的館深圳科技館新館強勢開館,坐落在光明科學城的深圳科學技術館于2025年5月1日正式開館!作為深圳“新時代重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科學技術館建設用地面積6.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2.83萬平方米。場館建筑以深灰色金屬外衣勾勒出“大飛船”造型,U型布局融合未來設計與自然生態,打造深圳科技文化新地標。
深圳科學技術館以“數字文明、創新未來”為展示主題,通過跨學科、“展項群”、主題式的展陳設計,打破傳統學科邊界,以場景驅動沉浸式展示與體驗,為觀眾帶來科技、藝術與文化交融的新體驗。
深圳科學技術館打造數字文明科技館,設有四大常設展廳,950個創新展項,數量居國內科技館前列。
一層:“科技影視體驗區” 以時間為脈絡,展示數字技術對影像的革新
二層:序廳“你好,世界!”展廳,帶你進入數字文明世界。
三層:“美好生活”展廳,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和人形機器人,在交通、社區、家庭等方面,展示數字化生活新路徑。
四層:“智慧產業”展廳,利用信息技術開發新材料、設計新藥物,打造智慧物流和燈塔工廠,展現工業生產的數字化變革。
五層:“宇宙探源”展廳,聚焦大腦、基因、天文、航天等基礎研究與前沿科學,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探索極微觀與極宏觀的世界。
一層:科技影視體驗區以時間為脈絡,展示數字技術對影像的革新。將讓你沉浸在影視世界可以領略影視技術發展的神奇,也可以化身你喜歡的角色重回電影經典,還可以親自上陣實現明星夢想。
二層:序廳,你好世界“Hello,World!”,不僅是編程第一行代碼,更是數字文明科技館獨特的問候,面向全球的熱情邀請。步入“Hello,world!”序廳,穿越人類文明的時光長河,你將初探“數字人類”“數字時代”、“數字文明”的美好未來。
三層:“美好生活”展廳美好生活展廳基于科技進步與多元化生活場景應用融合,設置了“通信技專館”、“身心奧秘”、“數字藝術”“智享出行“我AI我家”及“低碳社區等展區.通信科技專館以時間為軸,引領我們從古代簡樸而充滿智慧的通信方式,穿越至近現代電子通信的輝煌成就,再至未來通信技術的無限可能,親身體驗不同時期的信息傳遞方法,真切感受通信科技進步對生活的深遠影響。
數字藝術展區依托數字技術的浪潮,揭開光與色彩的奧秘,創造形態的無限趣味,拓寬聲音的表現力,激發智能藝術的無限潛能。它宛如一座橋梁,緊密聯結藝術的傳播、表達與創作,引領我們步入新的藝術天地!
身心奧秘展區借助數字智能技術,揭開身體之謎的神秘面紗,體驗感知世界的細膩變化,掌握有效的情緒管理技巧,享受智慧運動帶來的樂趣。歡迎加入這場探索人體奧秘的旅程,一起發現人體的無限潛力!
我AI我家展區演譯了古往今來形形色色的家,尤其科技進步給家帶來的巨變。初遇“嗨!歡迎回家”,帶您穿越時空,覽家之萬象;再探“更懂我的家”,數字賦能,智能家居觸手可及;終章“暢想你的家”,邀您共繪未來家居藍圖。
低碳社區展區匯聚了前沿的低碳技術與智慧生活理念,引領未來綠色生活風尚。展現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的社區藍圖,邀您共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技之美,開啟低碳生活的無限可能。
智享出行展區以數字化、智能化的出行場景為切入,描繪未來出行藍圖。展示了前沿的出行載具、前沿智能技術如何重塑出行方式,聯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體系,鏈接城市未來。
科技安全展廳以科技安全為主題的深圳市國家安全教育基地。展廳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展示科技在維護國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打造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陣地、提高科技安全意識的課堂和展望未來科技發展的窗。
四層:“智慧產業”展廳利用信息技術開發新材料、設計新藥物,打造智慧物流和燈塔工廠,展現工業生產的數字化變革。數字浪潮展區以“萬物智聯”為主題從通信科技到集成電路,從大數據到人工智能,在數字科技的維度中,一場“0”和“1的數據裂變仿若時代的鼓點,奏響數字化、智能化的激昂旋律,引領我們窺探數字科技的奧秘。
新能源展區基于電力系統安全高效、綠色低碳轉型,以“源、網、荷、儲”為主線,圍繞光伏、海上風電、核能、虛擬電廠、新能源汽車、超充之城、新型儲能等重點領域,展示新能源的美好未來。
新材料展區系統展示新出現或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各類材料。讓觀眾通過微觀視角深入理解這些材料的構成和特性,見識到新材料在不同領域的應用,了解到人工智能如何推動新材料研發與應用。
海洋科技展區展示了海洋的廣度與深度,海底世界的多彩多姿,想了海洋科技與海洋產業的美好未來。同時,你將領略奮斗者號等國之重器的深海探測技術,見證海洋探索的重大成就。
智能制造展區以“智造之網,智聯未來為主題,貫穿設計、制造與未來工廠,全面展現從制造到智造的演進之路。通過航空發動機、工業母機、人形機器人和數字李生工廠等,讓觀眾探索從工業1.0到智造未來的創新脈絡。
智慧物流展區以“物暢其流萬物互通為主題,融數字科技與物流產業于一體,一線呈現從一鍵下單到貨品送達的物流全旅程,一線解析運籌學與算法如何在采購、存儲、運輸、配送中優化決策,描繪智慧物流的高效與美好藍圖。
生物醫藥展區以“守護健康”為核心,展示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成果。展區從醫學診斷、藥物研發、醫療器械、數字健康等多個領域,全方位呈現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發展進程。
共創空間展區打造深圳本土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和“常展常新”的交流平臺。這里既是前沿科技的創意展示場,也是觀眾體驗科技魅力的互動空間。
五層:宇宙探源”展廳聚焦大腦、基因、天文、航天等基礎研究與前沿科學,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探索極微觀與極宏觀的世界。基因密碼展區從物質到生命,從破譯到改寫,聚焦生命科學,通過精細的微觀模型,搭配動態演繹,直觀地呈現基因影響生物特征的底層奧秘,講述基因塑造未來的神奇故事。
超級大腦展區讓觀眾深入了解大腦的復雜結構與功能。從神經元的微觀世界到大腦分區的宏觀展示,從腦電波的神奇探測到大腦如何控制身體的趣味演示,無一不讓人驚嘆不已,盡顯魅力與探索價值。
宇宙起源展區將帶領觀眾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之旅,由“觀”到“探”,從時間和技術兩個維度展現人類對宇宙的基本認知。觀眾可以化身天文學家,參與人類對宇宙起源的追溯,進而細化對宇宙的認知,拼出宇宙的整體圖景。
動態地球地球是宇宙中獨特的藍色星球,人類唯一的家園。而今,科技進步讓地球展現新貌。踏入動態地球展區,我們將重新認識地球,思考氣候變化對生命的影響,共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一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太空探索自古以來,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從未停歇。正是這份對未知的敬畏與渴望,驅動著我們不斷前進。讓我們緊隨那些向深空進發的探測器,共同尋找潛在的生命跡象,嘗試揭示宇畝的奧秘,攜手開啟一段嶄新的太空探索旅程。
量子科技展區可以讓觀眾領略量子科技的非凡魅力,探索量子世界的無限可能!你可以親手撥動量子的琴弦,親歷量子糾纏的奇跡,感受疊加態的神奇。讓我們踏上微觀世界的奇妙旅程,在互動體驗中,一同揭開量子的神秘面紗!
科學思維揭開思維的神秘面紗,點燃思想的璀璨星辰。在科學思維展區,我們邀您共赴一場智慧的盛宴,穿梭于科學的詩行,啟迪創新的靈魂,一同探索未知的邊界。
6月5日,坐落在上海科學會堂內的科學家精神展示廳正式開館。展廳內展示了42位科學家的典型事跡和科研經歷與成果,錢學森心系祖國的愛國精神、王應睞淡泊名利的無私奉獻精神、謝希德言傳身教的育人精神……科學家們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讓參觀者感受深刻。
開展廉政教育是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一環,而廉政教育展廳中心的出現,是黨員干部接受廉政教育、加強黨性鍛煉的重要陣地,是廣大群眾培養廉潔意識、弘揚清風正氣的重要場所,為使廣大黨員干部在全區第22個黨風廉政教育月期間,足不出戶、身臨其境參觀市廉政教育中心,市紀委監委依托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在哈密市紀委監委網站和“哈密紀檢監察”微信公眾號上分別推出線上VR虛擬展廳,方便廣大黨員干部隨時隨地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增強廉潔從政意識,切實筑牢拒腐防變思想堤壩。
進入序廳,四周環繞的墻面以浮雕的形式,表現出田野里糧食豐收的場景,忙碌的勞作,金黃的種子,喜悅的笑容掛在農夫臉上,整個序廳洋溢著豐裕、富足、歡樂的情緒,杜康的雕塑磊立在展廳當中,與四周的場景完美結合,突出酒的主題。
檔案把往復不斷的現象真實地記錄下來,使瞬間變成永恒,成為人們進行反復觀察和研究歷史現象、準確尋找事物發展規律的可靠依據。檔案館是集中保管黨和國家重要檔案的基地,是社會各方面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的中心,檔案館工作是我國檔案事業的主體。
從7月起,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開始閉館進行整體改造提升,著力打造國家一級博物館和5A級旅游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古代壁畫保護修復研究基地。
9月1日,南岸區鄉村振興消費幫扶周·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暨南岸—石柱消費幫扶協同發展聯動中心掛牌儀式,在南岸區廣福大道舉行。該中心將主要開展鄉村振興消費幫扶、農產品采購銷售、農產品電商直播、數字認養及訂單農業以及農產品品牌宣傳等服務。
近日,咸寧供電公司綜合能源展示大廳正式投運。這是咸寧首個綜合能源展廳,具有宣傳展示、互動體驗、交流咨詢、業務辦理等功能,將帶動相關行業企業、科研院所共同推進全市綜合能源產業發展。
隨著物聯網、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將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運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館與科大訊飛、阿科瑟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邁上“智慧場館”建設的快車道。澎湃新聞獲悉,上海博物館此前根據自身特點提出AI展廳導覽和AI文物科研兩方面場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建設方案被確認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個試點應用場景之一。
日前,興業銀行申報的青島分行“興·時代”文化展廳被中國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正式命名“紅色金融教育基地”,并予以授牌、頒發證書。該基地的設立,極大豐富了興業銀行及青島金融機構紅色教育載體,生動展示了興業銀行紅色金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