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岸—石柱消費幫扶協同發展聯動中心揭牌
9月1日,南岸區鄉村振興消費幫扶周·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活動暨南岸—石柱消費幫扶協同發展聯動中心掛牌儀式,在南岸區廣福大道舉行。該中心將主要開展鄉村振興消費幫扶、農產品采購銷售、農產品電商直播、數字認養及訂單農業以及農產品品牌宣傳等服務。
南岸—石柱消費幫扶協同發展聯動中心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鄉村振興局指導,重慶市鄉村振興服務協會、南岸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區鄉村振興局)、南岸區商務委員會、石柱縣農業農村委員會、石柱縣商務委員會、石柱縣鄉村振興局聯合主辦,重慶新隆合農業服務有限公司承辦,旨在協助探索和創新打造具有南岸區辨識度的消費幫扶協同發展新方法、新模式,搭建南岸、石柱鄉村振興產品展示、品鑒和銷售的共享平臺,引導全市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南岸、石柱鄉村振興消費幫扶,為特色農產品的宣傳和鄉村振興消費幫扶事業提供支持。
據悉,南岸—石柱消費幫扶協同發展聯動中心總面積約240平方米,設立了“農產品展示展銷中心、電商直播中心、品牌傳播中心、線下體驗中心等功能。在展銷現場,近100余種來自南岸、石柱和相關區縣的農特產品亮相,其中包括了石柱三星香米、石柱莼菜、石柱中益華溪老鷹茶、石柱鶴鼎玉芽、南岸野藤細木耳等眾多令人交口稱贊的產品,慕名前來的市民,一邊聽著現場工作人員的產品介紹,一邊挑選自己喜愛的產品。
據了解,消費幫扶周活動接下來還將持續舉辦南岸—石柱農特產品室內和戶外展銷、消費幫扶進社區、消費幫扶進機關等子活動,同時,“南岸—石柱消費幫扶協同發展聯動中心”的成立,也將大力推進消費幫扶和鄉村旅游,拓寬南岸、石柱優質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提升產品競爭力與知名度,助力“農產品進城,城市人下鄉”幫扶工程,推動兩地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疫情讓很多展會延期停辦,疫情的長期存在,又不能全面開放,所以就得考慮疫情下,如何進行線上展示,線上展廳是線下展會的補充形式,有了更好的體驗效果,成為了線下模式和線上模式之間的過渡。10月26日,中國(安徽)科交會線上展廳正式啟動上線,展廳通過構建3D沉浸式數字空間,給觀眾帶來多重交互形式的創新成果參觀體驗。記者獲悉,該線上展廳將全年對外開放,持續發布最新科技成果,助力打造“永不落幕的科交會”。
現代博物館的功能以教育推廣為重要目標,努力于社區民眾的公共關系。合肥市博物館項目已正式獲得立項,該項目選址位于瑤海區龍崗路和濱河路交口東北角地塊。這個地塊位于合肥市東部新中心的核心區域,占地面積約62畝、相當于6個標準足球場,總建筑面積約50000平方米。
白狼鎮林俗博物館是全國僅有的森林民俗陳列館,深入其中,領略大興安嶺林區的林俗文化,就像是步入一個古老而又古老的世外桃源。
為加快改變消費扶貧形式單一的現狀,云南鹽津芭蕉村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將在深度開發困難地區自有資源的基礎上,在芭蕉村建立消費扶貧展廳,通過村民電商直播,積極建立生產商與貧困戶的商貿聯系,提升貧困戶主動“造血”的能力,通過上架低收入農戶特產、普通商品交易分紅的方式,確保每一筆交易都能做到惠及低收入農戶。
社會治理展廳是一個展示社會治理成果和先進技術的場所,社會治理線上展廳是以線上的形式,集中展示了在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提升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方面取得的成就。邢臺作為全國第一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在社會治理宣傳上創新模式。日前,邢臺社會治理線上VR展廳上線,打破傳統展館的時空限制,實現展廳“24小時不打烊”。
新時代的人,要牢記歷史,當代美好生活,是老一輩人用盡心血換回來的,長征是中國革命的壯麗史詩,當年,紅軍跨越千山萬水,也在河南南陽留下了戰斗足跡。河南南陽桐柏縣支持新集鄉磨溝村投資近百萬元高標準建成了紅軍長征轉戰南陽展覽館,與其他紅色資源連點成線,努力把磨溝村打造成“紅色鄉村”,推動當地“紅色經濟”發展。
隨著疫情影響,國內很多博物館都一直處于閉館狀態,由于為了滿足用戶足不出戶就能瀏覽博物館的需求,很多博物館、展館都開通了線上展覽需求,例如最近膠州博物館將所有展廳拍攝成解說游覽視頻供市民“線上游覽”。
近日,為促進普惠金融、共助高質量發展,微眾銀行攜手人民網正式推出“普惠金融展示中心”數字展廳,采用720度虛擬現實技術還原線下觀展實景,生動呈現我國普惠金融穩步發展的全景畫卷,并以微眾銀行作為數字銀行的典型范例,展現其服務普羅大眾和小微企業、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創新成果。
在展廳設計中,“空間敘事”早已超越單純的展品陳列,成為連接觀眾情感、傳遞文化內核的核心手段。通過動線規劃、材質碰撞、光影交互和科技賦能,設計師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可感知的時空旅程。以下是全球十大極具啟發性的空間敘事案例,帶你感受“會講故事的空間”如何顛覆傳統展陳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