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發布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八項重點任務,包括加強項目梳理、突出門類特點、融入旅游空間、豐富旅游產品、設立體驗基地、保護文化生態、培育特色線路、開展雙向培訓等。
在融入旅游空間方面,通知明確,鼓勵從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中選擇適合的代表性項目進旅游空間,從其他地區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要適合本地文化生態,被當地群眾和游客接受認可,避免生搬硬套、簡單移植和同質化發展。要為傳承人在旅游空間開展傳承實踐和旅游服務提供便利條件,鼓勵傳承人參與旅游管理。要將旅游空間作為展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面向國外游客講好中國故事,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效能。推動建設一批特色鮮明、氛圍濃厚、當地群眾和游客認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景區。
在豐富旅游產品方面,通知提到,鼓勵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或相關元素融入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聚集區、主題公園、旅游飯店,融入機場、高鐵站、高速公路服務區、游客服務中心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將旅游民宿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有效對接,推出一批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旅游民宿。鼓勵旅游演藝創作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汲取靈感和素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運用豐富的藝術形式進行當代表達。鼓勵旅行社等旅游企業制作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導游詞、宣傳冊、宣傳視頻等,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在保護文化生態方面,通知指出,鼓勵文化生態保護區和有條件的傳統村落、古街、古鎮設立非遺工坊、展示廳、傳承體驗所(點)、代表性傳承人工作室等,因地制宜與旅游融合發展,讓傳承人、村民、居民成為旅游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創新民族村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利用方式,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向游客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故事。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理念,保障當地村民、居民的生活,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實物和場所,保護文化生態不受破壞。依托傳統禮儀、傳統節日等發展旅游,應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群體意愿和當地風俗習慣。
2021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到,提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霸谟行ПWo前提下,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深入挖掘鄉村旅游消費潛力,支持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發展鄉村旅游等業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出一批具有鮮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主題旅游線路、研學旅游產品和演藝作品。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機融入景區、度假區,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景區。鼓勵合理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文藝創作和文創設計,提高品質和文化內涵。利用互聯網平臺,拓寬相關產品推廣和銷售渠道。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支持其產品和服務出口。”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此前撰文表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旅游的優質資源,旅游是傳播非遺的重要渠道,兩者融合發展有著深厚基礎和廣闊前景。推進非遺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展示非遺時代魅力,彰顯非遺時代價值,既是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目標,也是二者深度融合發展的路徑。因此,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強化非遺的四個轉化,包括資源轉化、場景轉化、商品轉化、機制轉化四方面創新,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旅游化溢出效應。
2022年11月,中國—東盟首飾藝術展數字展廳正式上線。此次展覽以“山水相鏈”為主題,旨在為中國和東盟各國文化創意產業搭建交流平臺,增進相互友誼,推動互利合作。本次展覽構成視覺形態上的對話,深化中國與東盟國家在藝術與設計領域的交流,促進雙方民心相通,助力構建亞洲文化語境下面向未來的藝術與設計的新格局。
進一步加強對超限超載車輛駕駛員的宣傳教育,左權縣治超辦投資15萬元新建了400余平方米的治超宣傳教育展廳,并設立了典型案例、黨性教育、安全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教育、學習園地6個專欄。
近日,記者從舉水鄉獲悉,浙江慶元月山春晚展覽館動工建設。該項目位于月山村原創意園區塊,以月山春晚為主題,利用月山春晚的深厚淵源和豐富內容,以及在中國鄉村春晚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打造月山春晚文化新陣地。館內聚焦月山春晚40周年的歷史變化,以月山村春晚老物件、老照片為布展,利用現代技術展示春晚印象,使游客深入了解月山的歷史變遷和文化魅力。
成都平原,這片自古以來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廣袤土地,承載著深厚的農業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眉山東坡區以其卓越的種業發展,成為了新時代“天府糧倉”的重要支柱。為了傳承和弘揚這一寶貴的農業文化遺產,建設了一座集教育、展示、體驗于一體的種子展示館。
9月28日下午,臨港新片區滴水云廳規劃展示中心正式開館。該展示中心位于滴水湖北島內西側位置,東臨北島環路,西臨滴水湖,建筑面積超過8000m2,布展面積4500m2。
武陵稅務文化展廳采用“黨建紅”和“稅務藍”相結合作為主基調,由皂果路辦公區一樓因地就宜改建而成,總面積約420平方,展廳將“忠誠擔當、崇法守紀、興稅強國”的中國稅務精神和“歷史傳承”作為主線貫穿始終,以圖像文字、實時數據展示相結合,生動展示了武陵稅務人踐行初心,使命擔當的具體實踐。
即日起,荊州新城城市展廳正式對外開放,該展廳是荊州新城推廣、招商、宣傳的重要平臺,全面展示城市規劃、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招商政策等。廣大市民可通過“荊州新城”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參觀,了解正在建設中的荊州新城,沉浸式體驗荊州新城帶來的科技魅力。展廳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
據某市公安局刑偵部門2019年以來數據統計發現,一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數據在反映出未成年人法制意識淡薄的同時,也折射了學校法制教育的缺失,加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刻不容緩。近日,海寧市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自2019年6月開放以來,接待了社會各界人士及全市多批次中小學學生代表近500人,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傳引導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孩子們不能到館實地參觀,昨天是“六一兒童節”,海寧市人民檢察院邀請市預青和未保工作領導小組有關部門及市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未保監督員前來參加未檢主題檢察開放日活動暨VR展廳啟動儀式。
科技成果展廳是用來記載發展之路、科研進展之要事,展現科研人員砥礪前行、不斷創新、用科技惠民的成就。2月15日,寧夏科技廳舉辦寧夏東西部科技合作成果展示中心啟用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