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舉水鄉獲悉,浙江慶元月山春晚展覽館動工建設。該項目位于月山村原創意園區塊,以月山春晚為主題,利用月山春晚的深厚淵源和豐富內容,以及在中國鄉村春晚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打造月山春晚文化新陣地。館內聚焦月山春晚40周年的歷史變化,以月山村春晚老物件、老照片為布展,利用現代技術展示春晚印象,使游客深入了解月山的歷史變遷和文化魅力。
月山春晚現場
新建的展覽館總面積67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205.7平方米,戶外花園258.6平方米,分為兩層,內設沙龍區、閱讀區、茶室、水吧、春晚主題展廳、“演員之家”分場所、旅游購物店等區域,墻面壁柜上設計書柜、展板,春晚氣氛濃厚。
本文來源《月山春晚展覽館動工建設》,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即刪。
在展廳設計中,“空間敘事”早已超越單純的展品陳列,成為連接觀眾情感、傳遞文化內核的核心手段。通過動線規劃、材質碰撞、光影交互和科技賦能,設計師將抽象的理念轉化為可感知的時空旅程。以下是全球十大極具啟發性的空間敘事案例,帶你感受“會講故事的空間”如何顛覆傳統展陳邏輯。
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階段,消費扶貧專館立足當地本土特色,積極發揮其直接溝通對接貧困戶和扶貧企業農特優產品的優勢,建立平臺、拓寬渠道、搭建產銷網絡,把現有的扶貧產品做優做強。武漢消費扶貧專館由武漢市扶貧辦、江漢區政府、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市分公司聯合建設,是武漢郵政系統首個投入運營的以消費扶貧為主題的專館。它主要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利用線下的展廳展示,以及線上的“武郵購扶貧專區”,讓消費者既能在郵政線上電商平臺下單精選的農產品,到館內自提,也可享受由郵政配送到家的服務。“武漢消費扶貧專館·江漢館”現已引進38家本地農村合作企業出產的200余款農特產品。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5月16日,記者從遵義市博物館獲悉,該館通過數字技術賦能文化傳播,推出《播州楊氏土司考古成果展》《千年土司的相遇與對話——中國土司遺址歷史文化展》兩個VR展廳,讓廣大游客“足不出戶”就能身臨其境了解土司文化。
6月15日是第 10 個全國低碳日,本次全國低碳日的活動主題為 " 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 "。15 日下午,線上碳課堂連線北京八中蘭州分校,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帶領同學們走進作為生態環境科普教育基地的蘭州環境能源交易中心,在 " 云上逛展廳 " 的過程中,體驗碳足跡計算器、綠色發電動感單車,了解節能行動藍印章、五彩環保心愿樹,講解人員與老師和同學們進行了綠色低碳生活理念的宣傳互動。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不僅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思想革命,更是近代中國繼資產階級民主思想啟蒙之后的又一次偉大的思想啟蒙運動。這一運動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的社會面貌,更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1月12日,位于郴州市委黨校內的郴州市廉政警示教育中心開館,進一步鞏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從嚴反腐懲惡、涵養清風正氣,深入推進清廉郴州建設。
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是首屆世界糧食日,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以“端牢中國飯碗 共筑全球糧安”為主題的糧食安全宣傳周活動本周開始進行。區教委、科委、商務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局、婦聯共同組織,在我區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通過開放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科技成果等相關科普展廳,供社會組織、學校團體學習參觀。
序廳設計:以主題墻為森林標識為主要元素,標識似一棵完整的樹,樹干部分是中國版圖的形狀,詮釋了“中國森林博物館”的館名;標識又似茂密的森林,寓意中國將被森林覆蓋并根深枝茂,體現了中國加強森林生態建設,積極應對自然惡化及建設和諧社會所作出的努力與貢獻,彰顯中國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的信心與決心,序廳的入口的以樹切口為入口進入到樹干內部就呈現沉浸式的時光隧道。
近日,吉州區古南鎮街道躍進路工業記憶展覽館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這也是吉州區首家工業記憶展覽館。市民可在展館尋找吉安工業記憶,感受廬陵工業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