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造的標簽是“品牌”“質量”與“創新”,長虹詮釋“中國智造”品牌魅力!
長虹作為業內最先進行智能化轉型的家電廠商,其研發能力與水平一直位于國內乃至全球的前列,企業的品牌發展離不開展廳的形象建設,企業展廳作為企業精神的載體,是展現企業實力的窗口和平臺。在智能化的時代背景下,長虹綜合展廳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科技感十足的設計風格呈現了長虹的品牌形象及產品實力。
長虹
【品牌展廳】長虹綜合展廳
長虹綜合展廳(長虹科技館)位于長虹商貿中心二樓,展覽面積約2500平米,分為6個廳:序廳、綜合廳、能力廳、軍工廳、體驗廳、尾廳。該展廳以“為用戶創造價值”為經、以“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為緯,集中體現公司發展歷程及企業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同時體現公司當下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是面向全公司、面向社會的企業宣傳綜合型展廳,是公司對外形象展示窗口、員工內部培訓基地、工業旅游目的地。
長虹綜合展廳
1、綜合廳主要展示長虹發展歷程,從軍工立業到彩電興業,再到多元發展,產業的發展壯大驅動著長虹從四川走向中國,走向世界。在這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一代又一代長虹人奮斗拼搏,為用戶創造價值,并積累厚重的精神和底蘊,不斷傳承與創新企業文化。
2、能力廳主要展示在2013年發布的智能戰略牽引下,公司以個人化的大規模定制為核心,通過智能交易、智能研發、智能制造三大平臺建設,培育起終端+服務的運營能力,展示長虹的互聯網化的企業形態、終端+業務的業務形態,以及訂單驅動定制服務的運營流程。
3、體驗廳主要展示在面對互聯網的跨界競爭中,抓住物聯網的機會,著眼于多年積累起來的終端用戶和線下優質服務的優勢,探索到了一條以“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為代表的創新之路:從單一硬件產業向“硬件+服務”的企業轉型。
通過參觀者對長虹綜合展廳的歷史發展、當下的創新轉型、能力和體驗落地以及未來生活暢想的認知和感受,傳遞長虹敢為人先、創新、堅韌、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企業形象。
作為中國知名家電制造商,長虹從未停止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未來,長虹將通過全娛生態極智屏讓用戶享受更優質的視聽、游戲、社交等服務,同時,將家庭娛樂服務與硬件技術升級不斷融合,更好地滿足用戶在家庭娛樂場景中的多元需求。
本文節選來源長虹官方平臺,僅供參考,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紀念館(周公館)基本陳列展廳改造提升已全面完成,將于2019年9月30日(星期一)恢復開放。小而美,美而精,精而雅,雅而暖”是此次改陳的指導思想。館方對展廳、展品、展項進行優化調整,“螺螄殼里做道場”,在小小的空間里,設計了不少新的亮點。
最近一段時間比較熱門的詞,大概是5G,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5G將極大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并在VR/AR、自動駕駛、智能假造等場景中有廣泛應用。那么,5G技術到底能為VR/AR提供哪些支持?5G時代,AR/VR體驗又將拓展出哪些值得期待的應用場景?作為4G網絡的升級版,5G何以成為VR/AR市場的引爆點?
5月20日,重慶彭水文化旅游(亞太)營銷展示中心落成典禮暨推介大會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舉行。
城市規劃館是一個集規劃展示、文化、教育、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展覽建筑,它實現了規劃展示公示功能、科技展示與教育功能、圖書資料閱覽功能、城市觀光與休閑娛樂功能、會議與辦公功能的全方位復合。宿州城市規劃館位于宿州市東華路269號,占地32畝,總建筑面積約2.98萬平方米,是集規劃展示、科普教育、公眾參與、特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展館。
還在為因為路途遙遠,無法出門去科普館,或者因為對生物充滿了興趣,想進一步了解各類設備,但是苦于各種原因,無法出門去參觀,隨著科技的發展,由廣州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廣州科普游之線上 “科普云游”已經上線,通過關注“科普廣州”公眾號,點擊“科普云游”,就可以通過手機,VR在線瀏覽已上線的廣州各類型的科普單位,學知識,在線新體驗。
虛擬展廳作為虛擬現實技術與展廳功能相結合的產物,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增加了觀眾參與展覽的欲望,使展覽更加靈活安全,讓用戶體驗到“身臨其境”的真實感。近期,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數字展館更新上線,推出線上VR展廳,這是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展陳提升重開后的配套更新,市民可通過線上VR展廳一睹船政文化博物館新展。
日前,五華縣鄉村振興農產品展示推介中心揭牌,標志著該縣首個全縣范圍內農產品展覽、交流和推介綜合性平臺成功搭建。
作為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深圳科技館新館以“數字文明·創新未來”為主題,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這座占地12.8萬平方米的巨型建筑,不僅是全球首座以數字文明為核心定位的科技館,更以突破性的建筑設計、沉浸式互動體驗和前沿科技展示,憑借24個主題展區、950項互動展項及六大特效影院,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球的科技創新地標。
隨著物聯網、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將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手段運用到日常。1月6日,上海博物館與科大訊飛、阿科瑟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三家前沿科技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邁上“智慧場館”建設的快車道。澎湃新聞獲悉,上海博物館此前根據自身特點提出AI展廳導覽和AI文物科研兩方面場景需求,其人工智能試點應用場景建設方案被確認為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19個試點應用場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