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重慶市渝北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三龍辦稅服務廳),由渝北區稅務局打造的稅收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正式揭牌啟用,這也是重慶首個“沉浸式”稅收法治宣傳教育基地。
渝北區稅務局稅收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展廳
該基地主展廳位于渝北區稅務局三龍辦稅服務廳三樓,設立了辦稅繳費體驗區、稅收文化展示區、法治品牌工作區、交流培訓互動區四大功能區域。展示區里,不僅有陳列的稅收票證、老稅服等歷史實物,還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全景展現了中國稅收發展歷史、稅收法治文化和稅收改革歷程。
法治品牌工作區則設立了“必菊說稅”納稅人學堂直播間,通過可視答疑、在線幫辦、沙龍直播等方式,面向社會公眾普法和互動交流。
渝北區稅務局稅收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展廳
這個建在辦稅服務廳里的基地,是目前重慶唯一具備開展“沉浸式”稅收法治宣傳教育的實體基地,實現辦稅繳費、綜合展示、普法教學科研、稅費爭議調解、線上直播一體化運作,具備普法、學法、用法的綜合性功能。
文章來源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隨著全球水資源日益緊缺,節水教育示范基地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這類基地不僅為公眾提供了一個直觀了解水資源珍貴性的平臺,更是培養公眾水資源保護意識的關鍵舉措。在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屆“中國水周”即將到來之際,湛江市首個節水教育示范基地于17日正式揭牌亮相。
意識展示廳是指一種用于展示人類意識的場所,通常用于科學、文化和藝術展覽等領域,不同的意識展廳有著不同的意義,5月1日,湘西州首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展示廳揭牌儀式在龍山縣茨巖塘鎮舉行。
坐落于承德市獅子溝橋交通節點的東北角,以其宏偉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游客的目光。這座博物館占地面積達5408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25163平方米,由地上與地下兩部分組成,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為11355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則達到了13808平方米。建筑高度為8.15米,整體設計既體現了現代建筑的簡約大氣,又融入了傳統建筑的韻味,使得承德博物館成為承德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月亮之上Moon and Beyond太空藝術大展”于2019年12月18日,在廣州市天河區海心沙展覽館隆重開幕。大展以沉浸式虛擬現實形式,再現浩瀚神秘宇宙空間,展示人類探月航天歷程,體驗太空漫游的無限激情。大展主辦單位領導、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梁均達和天河區相關部門領導,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中央、廣東省及廣州市主要媒體記者,以及有關單位代表應邀出席開幕式。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檔案工作、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教育引導全區各族干部群眾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西藏自治區檔案館以西藏地方與祖國關系史為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精心策劃布展了“中華盛世鑄就輝煌 雪域瑰寶鑒古興今——西藏地方與祖國關系史檔案文獻展”,展出館藏精品檔案365件。2024年4月8日,線上、線下展覽正式開展,歡迎社會各界組織、干部群眾預約參觀,走進檔案文獻展,沉浸式感受檔案文化的獨特價值。
經濟全球化,導致文化也趨同式,這一現象對當地特色文化產生了巨大沖擊,因此保護地方文化也非常重要,在地方特有文化展示館,向人們展示的是這一地區特有的民俗文化,從而對當地文化的保留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昨日,經過兩年精心打造的公益性文旅融合項目“黃河故事”——河南民俗文化展示館正式開館。
近日,為紀念錢學森學長誕辰110周年,西安交通大學上線錢學森文化數字展廳,以數字化技術助力錢學森精神的弘揚與教育思想的傳承,為參觀者提供在線講解服務。
自然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收藏、制作和陳列天文、地質、植物、動物、古生物和人類等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標本,供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的機構。12月28日,具備新疆生態學、地理學、生物學多門類的新疆自然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標志著新疆自然科學領域一所嶄新的科普場館正式向公眾全面開放。
7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重點部署了兩方面內容:穩就業和促消費。關于促消費中的一點密切關注,運用大數據等技術,促進定制消費、智能消費等發展,鼓勵傳統商場、老舊廠區等改造為多功能新型消費載體,各地可結合實際改造提升商業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