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奉賢烈士事跡陳列館正式開工,未來,這里將成為奉賢新城之“紅色城市地標”,旨在展示奉賢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跡,弘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和革命主義崇高精神,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奮勇擔當時代使命。
按照計劃,該項目預計在2025年3月完成。與此同時,圍繞奉賢烈士事跡陳列館的內容布置也已超前啟動。早在2020年,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就成立紅色尋跡工作組,三年來,工作組采訪抗美援朝烈士親屬、參戰老兵及其后人146人次,最終編撰了《朝鮮戰場上的奉賢兒女》一書。未來,這一珍貴史料也將收藏于陳列館內。
奉賢烈士事跡陳列館,就坐落在奉賢新城·上海之魚之東畔,與“城市會客廳”遙相呼應。整個設計以“流芳”為理念,有“烈士們的功績彪炳千秋,烈士們的英明萬古流芳”之意。據設計方介紹,整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為8366平方米,擬建地上1層、局部夾層和地下2層,總高(最高點)約15.5米。整個建筑造型以厚重的紅墻撐起出挑深遠的屋頂,象征革命烈士如紅色基石撐起祖國的一片天;而建筑角部的紅色巨柱,象征點燃的理想火炬。同時,立面材質用石材質感描繪肌理,象征一幅波瀾壯闊的奉賢兒女革命史詩繪卷。此外,建筑南北立面采用通透的玻璃幕墻,將周邊景觀滲透到室內空間,紅墻與綠化相互掩映,整體建筑與烈士紀念園融為一體。據了解,陳列館中將建成一幅長達48米的奉賢革命歷史長卷,這也將是全市最長的烈士紀念卷軸。
文章來源:官方平臺,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為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4月19日,在泰國曼谷啟動儒學中心海外展廳,尼山世界儒學中心首家海外展廳舉行揭牌儀式,并宣布展廳正式啟用。
7月8日,全國極地海洋研學教育基地·淘學企鵝館啟幕盛典,在哈爾濱極地公園舉行,標志著全國第一家極地海洋研學教育基地花落哈爾濱。
在眾多被冠以江城之名的城市里,李白以一首《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便將江城之名坐實于武漢。武漢起步于清朝開埠后,漢口碼頭的興起,城市因江而生,因水而興。它是中國近代工業發源地,內陸最大的綜合性中心城市和沿江開發城市,因其優越地理條件和獨特經濟地位而蜚聲中外。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汽車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更高品質的消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所以必須在汽車展廳體驗上下功夫,為用戶和品牌粉絲提供更人性化的購車服務和售后服務環境,讓更多用戶親身了解、體驗、擁有獨一無二的品牌產品魅力。
為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關于深化省校合作的決策部署,全面展示晉中省校合作工作階段性成果,搭建省內外高校了解晉中、對接項目、洽談合作的平臺窗口,近日,晉中市省校合作網上VR展廳正式上線。
云展廳是依托成熟、先進的vr虛擬現實技術,將新一代的數字展示與交互技術融入展廳平臺,提升觀賞的體驗感和代入感的同時,也將展示藝術抬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2022年銀行業保險業“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期間,“云展廳”正式向社會公眾發布。“云展廳”是在福建銀保監局指導下創新設立的銀行業保險業金融知識教育在線宣傳的數字化平臺,由福建省銀行業保險業消費者權益保護服務中心承辦管理。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到2026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廈港海洋文化展示廳位于廈港街道沙坡尾,于6月16日起恢復開放,參觀需網上預約。該展示廳不僅有疍民生活用品、生產用具等老物件,還擺放著廈門第一艘觀賞性王船。恢復開放的展示廳,每小時入場人數上限為30人。開放時間為9:00-12:00;14:00-18:00,逢周一閉館。
安全是核能和核技術發展的生命線,4月13日,廣西首個以“中國核安全觀”與“核知識”為主題的科普展廳——“核與核安全展廳”在柳州市揭牌開館。該展由廣西地礦局主辦,柳州市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等單位協辦,廣西三〇五核地質大隊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