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觀藝術展的人來說,最近因為疫情不能出門觀展,尤其各大藝術館、展館、博物館都沒有開門,所以藝術展線上展出也成為一種新的趨勢,也給觀眾帶來了另類的新體驗。
線上藝術到底在展什么?線上藝術展示的不僅是藏品的圖片,更是一種新的觀展體驗。
全景故宮線上展廳
比如,在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3D全景掃描等技術的支持下,線上藝術將展廳與展品以全方位立體化的視角呈現給觀眾。觀眾在全景故宮,能夠漫游故宮雪景,進出各宮殿飽覽典藏;足不出戶就可以看盡全球各大美術館、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對廣大讀者來說也是一大樂事。而線上展覽的好處并不僅僅省去了腳力,跨越時空,更在于讓海量作品可以一次看個夠。
專家認為,疫情時期藝術的社會責任及功效產生了積極作用,有效地起到了信息傳遞、鼓舞人心的社會動員功能和強烈的文化認同建構。同時云技術的發展也催生了新的機遇,帶來藝術產業格局的改變和業態的更新。
文章來源:深圳特區報《線上藝術會成為“剛需”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延伸閱讀:《龍門石窟將開啟VR虛擬漫游!》
文化展廳作為一個綜合性的商業和文化場所,建筑精神的出現可以促進游客體驗歷史的文化魅力,感受歷史的進步和展望未來,給游客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近日,從化區城郊街東風村舊村改造復建區建設正式啟動。這也是從化正式啟動舊改的第一條村,舊改面積相當于約13個獵德村。
2019隨著我國5G牌照的發放,5G時代已經正式開啟!伴隨著具有顛覆性的5G技術的落地,萬物互聯,極低時延,將為個人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極大改變。?9月10日,全球首個綜合性5G應用展示及聯創平臺——“5G全球創新港”在上海北外灘濱江正式開港。5G創新港幾乎集成了市面上所有5G商用的應用落地,并通過游戲、沙盤、視頻等方式展現具體案例。
當今,科技館在科學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科技館科學課與學校科學課是相輔相成的。科技館琳瑯滿目的展品,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探究自己學習的機會。
中國國家博物館計劃推出智慧展廳,預計在4月份對公眾開放,屆時可以在這里看到博物館怎樣對文物進行數據采集、傳輸,對文物的狀況進行監控,并進行多元化的呈現。
作為一座建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中的紅色文化展廳,“紅路展廳”位于古田服務區B區,依托紅色古田深挖紅色文化資源,于2018年9月建成并對外開放。2022年,古田服務區開展提升改造,在完善好星級式服務、公園式環境的基礎上,引進“閩菜館”“福建特色小吃”“VR體驗館”等業態檔口入駐,使司乘人員沉浸式感受古田服務區濃郁的“煙火氣”;同時,新建“海絲高速黨群服務中心”和“軍人驛站”,積極推進鄉村、生態、文化等多元化服務,促進地方社會發展。
在文化之心中,城市展覽館巍然矗立,如一顆明珠鑲嵌于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其設計精妙,自然與建筑相得益彰,內部空間既寬敞明亮又富有層次感,猶如一幅穿越時空的精美畫卷,訴說著開化的歷史變遷與未來憧憬。步入展廳,一股厚重的歷史氣息撲面而來,但更為引人注目的,是城市規劃展區所呈現的璀璨成果。城市規劃,以其獨特魅力,詮釋著綠色生態、人文關懷、創新驅動與可持續發展的四大核心理念。
6月20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微模塊城市展廳落成典禮暨揭牌儀式在京舉辦,該展廳由新華三集團與北京光谷基業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光谷)合作打造。
12月26日,國學文化教育展在市展覽館開展,共展出唐詩、宋詞、元曲中的經典作品100首。作品融合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書法藝術,并配以精彩賞析短文,完美展示了“唐宋元一脈相承,詩書畫三絕合璧”的藝術。展覽由市文旅局主辦,2020年1月5日截止。圖為觀展市民正在用手機拍攝自己喜歡的作品。
全民國防教育既是國家對公民的素質教育,也是國家對公民如何變得更強的基本教育,是一種基本的教育。國防教育展廳的建設可以為進一步增強群眾、機關干部、學生等國防觀念和民防意識,激發熱愛國防、參與民防建設的自覺性,不斷提高綜合防范能力。日前,臚臏社區來到滿洲里市人武部開展慰問活動,并組織退伍軍人參觀國防教育展廳,從中汲取紅色力量,永葆軍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