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文廟博物館8月4日發布通知,為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續鞏固長春市疫情防控成果,結合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工作實際,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實行預約入館、展廳暫停開放。
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室內展廳全部暫停開放,部分展覽已在線上展出,可關注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微信公眾平臺——公益活動——線上主題展覽菜單,線上觀展。
室外院落每天9:00-16:00開放,15:30停止入館。按照“限流、預約、錯峰”原則,實行預約制。通過官方公眾號“長春市文廟博物館 孔子文化園”網上預約參觀,每日限時限額300人,每日預約滿額即止,每個身份證號每日僅可預約1次。
游客入館須攜帶本人二代有效身份證,配合館方進行身份證核錄、出示本人實時健康碼,接受健康監測,未見異常后方可入館。有中高風險地區或疫情發生地區所在城市旅居史或健康碼變為紅碼、黃碼的人員禁止入內。游客參觀須全程正確佩戴口罩,嚴禁在館內飲食,服從工作人員疏導,文明有序參觀。建議觀眾入館參觀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
長春市文廟博物館(長春孔子文化園) :包括長春文廟小學和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兩家單位。長春市文廟博物館獲準成立于2011年末,占地面積3.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
云展廳是疫情期間比較熱門的詞,畢竟很多博物館、陳列館等都不能去參觀瀏覽,今年的廣交會都是線上舉辦,那么云展廳就是企業線下的實體展廳,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和技術搬到網上一種形式,5月25日,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云展廳正式上線,因疫情關閉的博物館通過云端展覽的新面貌向公眾開放,采用這種方式,讓更多想參觀青島餑餑榼子博物館有了更多方式。
自2020年9月17日起,煙臺廉政教育基地展廳將按照預約、限流、錯峰原則,有序開放。
日前,五華縣鄉村振興農產品展示推介中心揭牌,標志著該縣首個全縣范圍內農產品展覽、交流和推介綜合性平臺成功搭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州市首個全景式、完整、直接反映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的主題展覽自4月28日在廣州博物館專題展廳隆重開幕,該展集合了廣州、上海、北京三地,八家文博機構,100件文物,近200幅圖片,以上海和廣州兩座城市發展為視角,以城市史與黨史相結合的策展方式,通過對三次浪潮的展示,全景式完整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既有篳路藍縷的艱辛,又有創造輝煌的成就,是一部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
手機時代,各種信息觸手可及,但是大部分的安防教育場館仍然運用平面化手段布展,那么其吸引力和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10月22日,信陽市淮濱縣隆重舉辦人防教育館開館儀式,淮濱縣人防館充分運用聲、光、電、多媒體等手段,著力打造互動項目,讓參觀者在親身體驗中加深對人民防空知識和國防常識的了解。
10月31日上午,山東省青島市親清政商關系廉潔教育館舉行開館儀式。該館面積約1070平方米,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要求,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而打造的主題廉潔教育展館。
東西扶貧協作開創“互聯網+”社會扶貧新模式,9月28日,東西部扶貧協作農產品與少數民族工藝品非遺展銷中心——全國消費扶貧廣東館(以下簡稱“廣東館”)舉行了揭牌儀式,線下展廳與線上網站平臺(網址:https://guangdong.zgshfp.com.cn/)同步開啟運營。
7月8日,全國極地海洋研學教育基地·淘學企鵝館啟幕盛典,在哈爾濱極地公園舉行,標志著全國第一家極地海洋研學教育基地花落哈爾濱。
美術云展廳是為了讓那些不能實地參觀和欣賞的用戶準備的,尤其是想要了解和鑒賞的大師級作品,近日,為豐富市民精神文明生活,滿足廣大市民美術鑒賞學習需求,德州市美術館上線經典美術云展廳欄目。經典美術云展廳將積極探索利用線上文化資源優勢,收集展出一批經典美術作品,逐一講解經典美術作品背后的故事,滿足廣大市民對美術鑒賞的需求,為廣大書畫愛好者提供線上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