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州市首個全景式、完整、直接反映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的主題展覽自4月28日在廣州博物館專題展廳隆重開幕,該展集合了廣州、上海、北京三地,八家文博機構,100件文物,近200幅圖片,以上海和廣州兩座城市發展為視角,以城市史與黨史相結合的策展方式,通過對三次浪潮的展示,全景式完整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既有篳路藍縷的艱辛,又有創造輝煌的成就,是一部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
“從黃浦潮到珠江潮——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展”廣州博物館線上四維展廳設計
廣州博物館根據上級單位的防控工作部署要求,自2021年6月7日起暫停對外開放。但閉館不停工,積極策劃制作各式各樣線上體驗項目。熱門大展“從黃浦潮到珠江潮——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展”線上四維展廳設計日前正式上線!
只要打開手機“掃一掃”,觀眾便可以像身臨在博物館內一樣“邊走邊看”,在線上展廳,慢慢享受靜謐的觀展時光,用心去感受文物背后一段段歷經驚濤駭浪的故事。點擊屏幕,你便可以任意放大,欣賞展品的細節,并閱讀相關的文物信息。跨越空間的阻礙。
據博物館方面公布的數字,截至博物館暫停開放之前,展覽已經接待團隊參觀150多批次,黨員8742人次,共有90121人次參觀。
文/圖來源:廣州日報,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
10月25日上午,省級非遺傳承人曹明珠收徒暨國內首家菊花石線上博物館上線儀式“紅色記憶”特色菊花石雕發布會在瀏陽隆重舉行。瀏陽永和素有“菊花石之鄉”的美譽,菊花石不僅是湖南優秀文化遺產中一塊超價值的“活化石”,更是閃爍著湖湘文化靈光的一塊神奇瑰寶。
進入序廳,四周環繞的墻面以浮雕的形式,表現出田野里糧食豐收的場景,忙碌的勞作,金黃的種子,喜悅的笑容掛在農夫臉上,整個序廳洋溢著豐裕、富足、歡樂的情緒,杜康的雕塑磊立在展廳當中,與四周的場景完美結合,突出酒的主題。
宣傳教育展館一般面向全社會和公眾開放,重點面向中小學生群體、社會公眾、企事業單位進行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培訓,同時還承擔著與其他部門開展業務交流,以及發揮著對外展示宣傳窗口的作用,是知識宣傳普及的重要陣地,是培訓技能的重要實踐場所。今日,新建設的濰坊市人民防控宣傳教育館位于濰坊市奎文區風箏廣場負一層, 是一間充滿了科技與創新的科普館,正式開始試運營,該宣教館由濰坊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投資2700萬元建設,僅主體建筑面積就有2819平方米,布展面積達1842平方米。
黨建展廳一般展示黨建成果、歷屆領導的貢獻以及未來跟黨發展的方向,需要準確定義黨建文化主題、時代性的展示、深刻的黨史印象和空間的合理使用安排。近日,會戰道街道采一社區“紅潮揚帆”黨建展示廳正式啟用,正式成為采一社區開展黨性教育的主陣地、主題活動的大課堂、黨群融合的新平臺和干群的精神家園。
展館圈人氣最高的創意美學展廳21例,是一些具有創新和獨特美學理念的展廳。這些展廳不僅在視覺上引人入勝,同時也注重參觀者的體驗和互動。通過巧妙的裝置、互動技術和空間設計,為參觀者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和沉浸式體驗。這些案例不僅展示了創意美學的魅力,也為展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近日,廣州灣區新岸(羅沖圍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舉行城市展廳揭牌儀式。白云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強化統籌指導和大力支持羅沖圍片區改造各項工作,要求區政府各相關單位協同聯動,加強對羅沖圍片區改造工作的業務協調,推進改造進程,打造白云樣板。
近日,國家大劇院啟動全球首次“8K+5G”直播,又一項“新技術”入駐文博領域,助力文化傳播。如今,AI(人工智能)、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智能體感互動、3D模型、720度觀覽等新技術在文博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廈蓉高速古田服務區2018年10月1日對外開放一座紅色文化展示館,這是全國第一個建在高速服務區的“紅路展廳”。在高速路上的“紅路展廳”,設立初衷系為很多司乘經過,一是打造休閑旅游給司乘革命空間,二是更好宣傳閩西革命歷史。
對于當今社會來說,傳統的營銷方式已經滿足不了人們所需,想要抓住人們的消費心理,就必須另辟蹊徑,讓科技引領生活,比如位于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全球總部PVH集團全資子公司Tommy Hilfiger集團,推出一個創新的數字化銷售展示廳,數字展示廳設計通過為零售商提供一種更具有吸引力的和無縫的購買方法,給銷售體驗帶來革命化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