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消費者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形式,響應人民銀行金融宣傳教育基地建設要求,建行甘肅省分行依托金融科技的力量,通過“VR、3D及智能AI技術”,率先在當地建設3D數字化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展廳--甘肅館,面向大眾客戶、一老一小、殘障人士、少數民族、大學生、新市民等重點客群開展特色宣傳教育,實現通過一部手機讓金融知識走進尋常百姓家。
3D數字化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展廳——甘肅館,共設序廳、金融知識小課堂、飛天小劇場三個展廳,每個展廳布放了不同主題的宣傳內容,讓觀展客戶以“沉浸式”體驗,感受建行消保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溫度,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身邊的典型案例,讓專業消保知識“隨手可及”。同時,突出甘肅絲路花雨、敦煌壁畫、慶陽剪紙等區域特色,享受寓教于樂式的學習體驗,讓百姓“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在金融知識小課堂展廳,展示了如何做好理性投資、如何預防電信詐騙、消費者八項權益、金融基礎知識以及監管機構發布的風險提示信息等內容,加深客戶對銀行金融知識的認識和了解。
在飛天小劇場展廳,展示了3·15、錢袋子、金融知識普及月等監管要求內容,展示了體現甘肅地域特色的慶陽剪紙、哈薩克族《巴哥講消保》等內容,展示了建行甘肅省分行制作的紅色金融史、鄉村振興、少數民族原創歌謠MV展播等優秀原創作品,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消保宣傳的氛圍,學習到實用的金融知識,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建行甘肅省分行堅持科技賦能,精心打造“3D數字化金融知識宣傳教育展廳”,應用3D技術,給客戶身臨其境的逛展體驗,運用虛擬現實VR技術,實現在展廳自由行走,通過“人+數字化”宣傳教育模式,實現金融知識宣傳教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服務新模式,打造金融數字化宣傳教育新范式,助力人民美好幸福生活。
延伸閱讀:《【科技展廳】建設銀行線上3D數字化金融知識宣教展廳上線!》
一個好的展廳應留給觀眾清晰、強烈的印象,簡潔、明快是吸引觀眾的最好辦法。展廳設計一定要有突出的亮點,通過造型、燈光等手段突出重點展示內容。此外,和展會設計不同,展廳設計由于時間較長且相對固定,所以要注重材料的選擇。
2020年為防控疫情,各地公共文化場館陸續停止開放,在國家相關文化部門的倡議下,各地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因地制宜,運用新媒體和虛擬現實技術將展覽呈現在云端,向社會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線上展。
自從國務院決定從2014年起,將每年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2020年是第7個國家扶貧日,這天同時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近日,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展示廳在北辰區雙青新家園設立的分館正式亮相。展廳面積365平方米,匯集了甘肅、河北、新疆、西藏等地的肉蛋奶、水果、雜糧等優質農產品,為周邊居民選購提供了便利。
揭陽僑史文化展覽館由市僑聯主導進行修繕,以“僑脈千秋”作為主題,以“華僑文化”“僑鄉文化”和“奉獻文化”為重點,經精心策劃布展,歷時5個月完工,于19日重新開放。
2014年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建成了“中國稻米博物館”,這是中國首家稻米博物館,我們可以通過博物館的展示了解稻米歷史和稻米科技知識。
科技的進步,讓人們的視野更寬闊,線上展廳給疫情當前的區域的人,提供了足不出戶就可以隨時隨地觀展的希望,為了方便廣大市民了解檔案館藏,蘇州市檔案館的虛擬展廳不斷上新,精彩紛呈。目前,吳門珍檔、長三角紅色檔案珍品展等4個虛擬展廳已上線,市民可隨時上線參觀。
打造不閉館的全面從嚴治黨主題展館,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數字展館正式上線,即日起,觀眾登錄武漢革命博物館官網,足不出戶就能感受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走過的偉大足跡。
據漳州新聞網報道 連日來,位于漳州市平和縣文峰鎮前埔村藥膳文化展示廳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正搶抓施工的好時機,加快推進項目進度,施工現場,挖掘機在河道邊舞動著巨鏟,正在進行土方的開挖;施工現場車輛來回穿梭,運送土方進行回填;十幾個工人正在進行觀景臺的掃尾工作以及登山步道的施工。
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沉浸式媒體技術-后疫情劃時代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的加速發展》指出,COVID-19加快了沉浸式技術的采用,特別是在教育和培訓、虛擬活動以及藝術和娛樂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