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首家“百年國漫陳列館”在東莞落成!
1月6日,“百年國漫館”在東莞洪梅落成。“百年國漫館”是我國首個以“中國動畫百年”為題的動漫陳列館,位于洪梅美術館,建筑面積1500余平方米,是一座集展覽、數字媒體體驗、IP開發、研學旅游為一體的公共文化空間。目前,館內呈現了百年來中國動漫發展脈絡、風雨歷程,共展出和收藏千余件經典動漫作品,還有大量歷史文獻、老刊物、老照片、手辦和模型,其中不乏孤本手稿。
百年國漫館
1、走進“百年國漫館”序廳,《三毛流浪記》《西游漫記》《大鬧天宮》等多部經典作品資料展示,以“瞬間百年”為主題的巨幅沉浸式環幕,為市民帶來“元宇宙”時代的全新數字媒體體驗。隨階而上,“百年國漫長河”躍入眼簾,是現代國漫開山祖師豐子愷、張光宇、葉淺予、張樂平等名家的作品展示。
“百年國漫館”序廳
2、臨展區域,是“百年悟空大展”,囊括了從《大鬧天宮》到《三打白骨精》等數十部、逾200幅同一主題作品,每一個孫悟空的“粉絲”都可以在此找到自己心儀的悟空形象。
“百年國漫館”臨展區域
3、專題展區,則將觸角延伸至港澳臺與國際,匯聚了全球頂級經典動畫漫畫作品,是廣大動漫愛好者分享中國原創、了解世界動漫的一扇亮麗窗口。
“百年國漫館”專題展區
4、館內還特設莫萃華展區,陳列著藝術家陳東精心創作的《東莞紅色火種——莫萃華》連環畫系列作品,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動漫形式,重現了革命前輩莫萃華的烽火人生。這是該作品的首次曝光,旨在紀念莫萃華“敢為人先、敢于斗爭、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從而讓更多人了解黨史,傳承革命先烈精神。
“百年國漫館”莫萃華展區
“百年國漫館”旨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文化建設,打造現代動漫潮玩制高點,多維度滿足市民文化生活,讓人民群眾共享高品質生活。百年國漫館運營負責人表示,在動畫百年這一歷史交匯節點,立足嶺南,放眼全球,用動漫式的國際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未來,該館將啟動多維立體的“嶺南水鄉動漫節”系列活動,吸引全國的動漫創作人前來東莞發展,促進本地區動漫產業合作與人文交流,為人民群眾和海內外游客打造高品質的文化旅游大餐。
香港首個民間愛國主義教育展廳1日在香港新田正式開幕,旨在提供一個了解和學習愛國歷史的平臺,以詳實的歷史文獻資料展示香港的愛國實踐,提升社會凝聚力和香港同胞對祖國的認同感。
為進一步增強職工反腐倡廉意識,不斷強化黨性教育,持之以恒正風肅紀,近日,燕山湖發電公司結合實際工作和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貫徹落實東北公司紀委工作部署,組織參觀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網上展廳。
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云和中學校史館",整個展覽空間設計了清晰的雙向“回字形”流線,兼具靈活性和連貫性,讓觀眾可以自由選擇路線,體驗在不同的展區之間緊湊的銜接過渡。
2019隨著我國5G牌照的發放,5G時代已經正式開啟!伴隨著具有顛覆性的5G技術的落地,萬物互聯,極低時延,將為個人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極大改變。?9月10日,全球首個綜合性5G應用展示及聯創平臺——“5G全球創新港”在上海北外灘濱江正式開港。5G創新港幾乎集成了市面上所有5G商用的應用落地,并通過游戲、沙盤、視頻等方式展現具體案例。
長虹作為業內最先進行智能化轉型的家電廠商,其研發能力與水平一直位于國內乃至全球的前列,企業的品牌發展離不開展廳的形象建設,企業展廳作為企業精神的載體,是展現企業實力的窗口和平臺。在智能化的時代背景下,長虹綜合展廳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科技感十足的設計風格呈現了長虹的品牌形象及產品實力。
鄉愁文化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很多地區都有打造屬于當地的鄉愁文化展廳,來發揚和傳承鄉愁文化。近日,黃閣鎮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深入挖掘黃閣舊村歷史底蘊,圍繞黃閣鎮發展歷程、歷史沿革、村落文化等內容,以“記住鄉愁”為主題,通過文化實物列展、圖文并茂畫展、口述講解介紹等方式展示出黃閣本土紅色文化、風俗民情,打造家門口的“鄉愁文化展廳”,激發廣大黨員群眾“看得見舊村,聽得到故事,記得住鄉愁”。
近日,紹興市越城區鑒湖街布塘村蓮花落展覽館揭牌,揭牌儀式上,紹興蓮花落協會會長胡兆海和我市著名戲曲專家王家寶參觀了蓮花落展覽館,并發表了講話。
“扁鵲故里,養生三寶”說的是長清茶、小米、中藥材。長清小米看孝里,孝里小米則主要集中在十八里谷道。長清孝里不僅有品質優良、屢獲金獎的小米,有風景秀麗的十八里谷道農旅精品旅游線路,今年還落成了全省首家以谷子為主題的文化展示中心。
作為一座建在高速公路服務區中的紅色文化展廳,“紅路展廳”位于古田服務區B區,依托紅色古田深挖紅色文化資源,于2018年9月建成并對外開放。2022年,古田服務區開展提升改造,在完善好星級式服務、公園式環境的基礎上,引進“閩菜館”“福建特色小吃”“VR體驗館”等業態檔口入駐,使司乘人員沉浸式感受古田服務區濃郁的“煙火氣”;同時,新建“海絲高速黨群服務中心”和“軍人驛站”,積極推進鄉村、生態、文化等多元化服務,促進地方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