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館是一個學校的歷史博物館,它承載著學校的發展歷程、文化傳承和榮譽成就。一個設計獨特、內涵豐富的校史館,不僅能夠吸引師生的目光,更能激發他們對學校的認同感和自豪感。3月18日,武漢輕工大學校史館正式上線該平臺,即日起,湖北大中小學師生及學生家長,可通過“百校百館”線上平臺一鍵預約,實地打卡該校校史館。
武漢輕工大學校史館線上展廳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校史館“留史、資政、育人”作用,接下來,校史館將著力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校史館打造成為糧油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學校糧油特色校史資源,向社會大眾普及糧油基礎知識,展示糧油行業先進科技,宣傳悠久的糧油文化,引導樹立愛糧節糧良好意識。
二是把校史館打造成大學生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堅持“三全育人”,挖掘并匯聚該校校史蘊含的思政資源,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三是把校史館打造成校史校情教育重要場地。組織全校新生參觀校史館,感受了解學校發展歷程,激發愛校榮校之情。
四是把校史館打造成廣大校友的必游之地。在校慶日之際,邀請校友參觀校史館,讓校史館成為廣大校友的精神家園。
目前,該校校史館已正式接受社會大眾預約參觀,大家可通過湖北省教育廳官網官微、湖北高校思政網發布的“百校百館”小程序,或者極目新聞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欄“百校百館”,進行預約參觀。
“百校百館”——湖北“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臺,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委網信辦、湖北省委教育工委、湖北省教育廳統籌指導,依托極目新聞建設,于2023年12月20日正式上線。上線以來,每個月有20多萬人次,通過“百校百館”平臺預約進入高校及各類展館參觀。目前仍不斷有優質展館上線“百校百館”平臺,歡迎市民朋友跟“百校百館”一起暢游湖北高校的春天。
位于倫敦Clerkenwell的康普頓庭院,Fredericia家具公司最新的展廳展示了極簡主義設計與歷史建筑相結合的完美案例。由設計主管Maria Bruun主導設計,這個展廳將Fredericia品牌的傳統與當代設計融合,在保留歷史文化底蘊的同時,也體現了現代生活方式的精髓。
全面展現檔案發展逐漸法治化、現代化的歷史進程,青島西海岸新區近日打造山東首家干部人事檔案文化展廳。該展廳包括“干部人事檔案歷史”“西海岸新區檔案歷史沿革”“干部人事檔案工作”“干部人事檔案管理”四大板塊,多層次展現了我國檔案發展從萌芽到全面規范的歷史更迭及檔案工作最新要求。
VR云展廳是以互聯網數字化手段的新展示形式將線上、線下、移動端互相結合,與傳統黨建教育相比,VR黨建云展廳不受空間限制,展廳范圍和展品可以無限增加,并且始終365天無止境“營業”,讓黨員根據自身情況實時學習,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12月5日,由自治區司法廳主辦的寧夏法治VR云展廳憲法廣場全景云體驗展館正式上線,邀你一起線上“云”學憲法。
醫療行業是一個重要的服務行業,醫務人員在醫療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建設廉潔文化展廳,可以提高醫務人員的廉潔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新華醫療“新風蓮韻”廉潔文化展廳建成,這是繼新華醫療黨性體檢中心、新華醫療企業誕生地舊址后,新華醫療打造的又一黨性教育陣地。
浙江在線-寧波頻道9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應磊)日?前,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在寧波美術館拉開帷幕。這個展覽還同步上線了數字展廳。數字展廳開設了多個專區,滿足了不同群體的藝術需求:作品展示專區、360°VR全景展廳專區帶領觀眾線上欣賞美展作品,跨時空浸入體驗美展氛圍。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是我們的母親河,針對黃河,近日,德州黃河河務局籌建以“黃河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展廳”在9月17日在齊河正式揭牌,該局的展廳也成為齊河新的文化地標。像以“黃河”主題這種類型的文化展廳,對于普及黃河流域的文化知識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人不能忘本,要追溯其源頭,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到2026年,三維化、虛實融合沉浸影音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新一代適人化虛擬現實終端產品不斷豐富,產業生態進一步完善,虛擬現實在經濟社會重要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共同繁榮的產業發展格局。
對于那些有歷史記憶點的物品、事件、人物,我們都不應該遺忘,2020年是我們向小康社會邁進重要時刻,時代在進步,歷史一定不要遺忘,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進程中形成的鄉愁文化,應當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源泉所在、靈魂所在。近年來,很多有特色、有歷史遺跡的鄉村在政府的投資和領導下,通過建設民俗家風展廳、村史館、修鄉鎮志和村史等方式,傳承優秀的村風、家風,讓鄉愁文化得以延續。不管是村史館還是民俗家風展廳,一件件物品承載著一段段歷史,一幅幅圖片記錄著一個個進程,一處處實景濃縮著一縷縷記憶,成為村民們傳承歷史文化、促進鄉風文明、承載鄉戀鄉愁、提升村民素養的新高地。
由于疫情的到來,很多展覽性場所不能線下參觀,進而推出線上全景瀏覽,尤其是大型的博物館、藝術館等,近來疫情期間景寧縣畬族博物館“閉館不斷網”,升級打造“畬族博物館網上展廳”,市民不用出門就能在博物館微信公眾號上直接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