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寧波頻道9月2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應磊)日前,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在寧波美術館拉開帷幕。
綜合材料繪畫作為一種多畫種、多門類,以及多種物質材料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藝術形式,有著綜合性、開放性的特點。創(chuàng)作技法可以多元融合,使用材料可以多樣選擇,所以欣賞綜合材料藝術作品,可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不必拘泥于傳統(tǒng)觀念。這次展出的293件展品代表了當前我國綜合材料繪畫藝術的最高水準。
寧波美術館
為了辦好這次展覽,寧波美術館進行了精心準備,安排了8個展廳、6000平方米的展區(qū),其中2號廳和3號廳為主展區(qū)。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展覽還同步上線了數字展廳。數字展廳開設了多個專區(qū),滿足了不同群體的藝術需求:作品展示專區(qū)、360°VR全景展廳專區(qū)帶領觀眾線上欣賞美展作品,跨時空浸入體驗美展氛圍。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綜合材料繪畫作品展
數字展廳上線一周,瀏覽量已達到近50萬人次,360°VR全景展廳專區(qū)訪問量已達到2.6萬人次。
寧波美術館是寧波市委、市政府重點建設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設施,于2005年10月建成并正式開放。以立足寧波、放眼全國、面向當代作為辦館宗旨,以打造全國一流的并具有港城特色的高品位現代化美術館作為奮斗目標,通過展覽、收藏、研究、陳列和推廣寧波籍藝術家及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的優(yōu)秀作品,推動和提升寧波市文化藝術事業(yè)的發(fā)展。
為持續(xù)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增強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參加廣東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網上展廳,展廳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突出政治導向,展示地域特色,分四個大板塊,聚焦全面從嚴治黨,剖析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展示正風肅紀反腐成效,警示廣大干部職工警鐘長鳴。
作為園區(qū)招商引資和接待外賓的重要場所,產業(yè)園展廳展示了園區(qū)區(qū)位優(yōu)勢和配套設施,以及園區(qū)的發(fā)展歷史和建設成就,讓觀眾第一時間了解園區(qū),產生良好印象近日,廣東梅州平遠縣南藥省級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展廳(簡稱“平遠南藥展廳”)開館,向公眾開放,現場進行了開館儀式。廣東是嶺南醫(yī)學的故鄉(xiāng)、南藥的主產地,中藥材資源多達二千六百多種,南藥文化源遠流長。如今,隨著省級現代農業(yè)產業(yè)園項目的推進,廣東南藥又打開了一個新的對外展示窗口。
展廳設計是展示設計的一種,顧名思義,即在特定的展廳環(huán)境當中,為陳列展示特定內容而進行的設計。現代展示設計理念形成于20世紀末,但人類對展示的應用則早得多。從古人樹立起圖騰碑柱,開展各種慶典祭祀活動開始,這種體現著原始的意念、具有一定的空間排列以及功能的大型擺設,成為人類歷史上空間展示的啟蒙篇章。
新安縣規(guī)劃展覽館歷經數月,按照“煥然一新、突出特色、功能完善、控制投資”的原則完成提升改造通過驗收。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展覽館已于近期有序對外開放。
近日,為紀念錢學森學長誕辰110周年,西安交通大學上線錢學森文化數字展廳,以數字化技術助力錢學森精神的弘揚與教育思想的傳承,為參觀者提供在線講解服務。
7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重點部署了兩方面內容:穩(wěn)就業(yè)和促消費。關于促消費中的一點密切關注,運用大數據等技術,促進定制消費、智能消費等發(fā)展,鼓勵傳統(tǒng)商場、老舊廠區(qū)等改造為多功能新型消費載體,各地可結合實際改造提升商業(yè)步行街。
自2016年9月1日正式開館以來,中華慈善博物館一直以恪守“祈通古今、以宏慈善”為使命,為打造成中華慈善文化的展示窗口、教育課堂、交流平臺和研究基地而努力。經過150天的改造升級,中華慈善博物館總面積700平方米的兩個臨時展廳基礎裝修工程昨天竣工。
疫情時代和5G的加持,讓更多的線下內容更多的通過數字技術線上展示,線上網絡展廳是未來企業(yè)宣傳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相較于實體展廳相比較,虛擬展廳從便利性、自主性、互動性、呈現方式、空間容量等等方面均有優(yōu)勢,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減貧奇跡的精彩篇章——貴州脫貧攻堅成就展”于7月1日上午9:00向公眾開放,線下展廳的地址位于貴州美術館(貴州省貴陽市云巖區(qū)北京路168號)。據了解,展覽時間將持續(xù)至2021年12月31日。
設計概況:城都城市規(guī)劃館位于成都高新區(qū)錦暉西一街88號。其建筑面積為16980平方米。主樓高 24 層,裙樓為規(guī)劃展覽館和城建檔案館,規(guī)劃館設有四層展廳,后更新為叁層,布展面積約68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