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同時云南盤龍區的改革發展征程中,卻是極不平凡的70年。即日起,“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云南盤龍區網上展廳正式上線。網上展廳通過文字、圖片、視頻多種形式全角度展現盤龍區發展變革。
盤龍區網上展廳成就館
盤龍區網上展廳包括“成就館”“好人館”“未來館”“視頻館”4個部分,共有47張展板圖片、270幅圖片、12個視頻。“成就館”從經濟、文化、民生、生態等各方面多視角展示70年來盤龍區各族人民群眾風雨同舟、拼搏奮進結出的碩果。“好人館”中展示了99位“盤龍好人”,每一個好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一樁一件折射出美德光芒,一點一滴匯聚出榜樣力量。“視頻館”的12個創意視頻從不同主題全方位呈現盤龍區打造國際性區域中心城市核心區的內生動力。
盤龍區網上展廳好人館
未來一段時期,是盤龍區蓄勢待發、跨越趕超、爭先進位的關鍵時期。在“未來館”展廳中,清晰呈現了盤龍區發展規劃,銳意進取求突破,以優異的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盤龍區網上展廳視頻館
盤龍區網上展廳由中共盤龍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區融媒體中心主辦,昆明信息港提供技術支持。網上展館以新媒體平臺為依托,運用3dmax建模型技術,360度全景展示展覽現場。數字展館設有導覽地圖,可以實現展區場景快速切換,點擊場景中的熱點,即能詳細了解圖片、文字等展項內容。
市民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訪問網上展館,沉浸式自主體驗參觀,了解展館中的詳細信息,感受70年來盤龍區變革、發展、奮進的全貌。
4月12日,德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正式開館并向社會免費開放。展館展出了民間文學、傳統戲劇、傳統舞蹈、傳統民俗、傳統醫藥、傳統手工技藝等眾多德宏經典非遺項目,多樣的非遺互動體驗,讓市民和游客連聲稱贊、流連忘返。
浙江西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智能科技領域的佼佼者。公司坐落于浙江省湖州市,專注于智能電能表、電動車充電設備、能效管理系統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憑借13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和先進的生產線,年產量驚人,充分滿足市場需求。
紅色精神作為我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的、所象征的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不畏艱險的革命精神。為凸現紅色精神,通過對黨建·稅務文化展廳設計和制作,在有限空間里讓干部職工找到作為稅務人的榮譽感、自豪感和歸屬感,黨建·稅務文化展廳承載著實實在在的功能。
4月18日下午,位于水仙路12號的“城記·中山路”展示廳正式開放。展示廳以全新的城市場景空間呈現,面積不大,卻濃縮了中山路片區的“前世今生”,市民游客可以在鮮活的場景中感受中山路的故事,在古早味的音頻中感受市井的煙火味。
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紅色中國——革命文物藏品圖片展》25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開幕。該展是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有關要求,創新革命文物傳播方式,在匯集全國有關革命文物圖片資料基礎上,精選制作的一次革命文物專題展覽。
8月28日下午,廣州公交集團客輪有限公司攜手南越王博物院推出的“揚帆通海兩千年——廣州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展”,在南海神號正式展出。水上移動主題展廳為市民展示海絲歷史,敘說廣州故事,賦能廣州建設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4月。
家風家訓,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家風家訓館作為傳承家風家訓的載體,發揮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3月20日,十三陵鎮萬娘墳村“家風家訓館”正式開館,這也是昌平區首家村級“家風家訓館”。
文化是軟實力,是一個地區和企業發展的靈魂,而社區文化作為新時期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在豐富社區人民業余文化生活、推動社區發展、構建社區和諧等方面,顯示出無法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近日,成都花牌坊社區里的絲綢美學文化展示廳成為彰顯天府文化風貌、粘合多元價值、提升居民認同的重要窗口。
近日,哈爾濱首家雙碳“碳減排項目”展覽廳(碳匯)落戶哈爾濱學院。此展廳以碳匯為主題,旨在推廣碳中和和碳減排的理念,展示最新的碳匯技術和解決方案。